任何人都可能发生过口腔溃疡,一般而言,口腔内出现的溃疡95%是复发性口腔溃疡(俗称口疮),它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与龋齿、牙周病一样也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在口腔里任何一个部位都可能发生溃疡,甚至舌头上都可能发生,具有红、黄、凹、痛四个特点:
红
开始只是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白点,慢慢扩大,周围的黏膜变成红色。
黄
过了一两天后,由于纤维素渗出,中间白色的溃疡变成黄色。
凹
四周黏膜稍微高点,溃疡中心部位凹进去。
痛
由于存在炎症,疼痛明显。
有人一年才发生一次,而有些人一个月就生一次口疮,不治疗也能1-2周内自愈,这样周期性发作的口腔溃疡就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由于病因不是很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做到延长发作间期、缩短愈合时间或者减少溃疡的数量、减轻症状。
常与如下因素有关:
口腔溃疡与精神压力有关
现代人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大,口腔溃疡也成为一种因生活形态导致的文明病,很多情况下它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比如经前口腔溃疡,月经虽然正常,但是由于经前紧张、烦躁的原因,会诱发口腔溃疡。另外,学生考试之前也好发,上班一族的白领,总是处于应激状态,当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时,溃疡也容易出现。
此外,口腔溃疡也被认为与内分泌有关,如女性月经前口腔溃疡会有恶化情形,更年期妇女也有病例增多现象,但怀孕期妇女则发病率较低,这些现象都显示溃疡的发生受身体内分泌变化影响。
医生忠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同时保持心情舒畅、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劳累。
正确认识
口腔溃疡
1.口腔溃疡≠上火
一旦我们发生口腔溃疡,第一联想到的就是“上火”了。有些人可能追查是不是最近吃太多的辣火锅,青菜吃得不够,水喝得少,或者熬夜打牌等,这些情形,总是被认为是“火气大”的原因,也是生口疮的原因。
医生观点:从临床角度来讲,口腔溃疡与“上火”相关性不是十分明确,因为给患者使用清热解毒的药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轻症患者,一般局部应用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的药膜、药膏如西瓜霜、意可贴、珍珠粉,或者短期全身用药。重症患者,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全身治疗,一般一个疗程为个月。
2.口腔溃疡≠维生素缺乏
发生口腔溃疡,很多人认为自己摄入维生素不够,一般医生也会给患者补充维生素B2进行治疗。
医生观点:其实,在城市里,正常的饮食是不会出现口腔溃疡的。除非一些特殊的人群,如刚做过肠道的手术、胃溃疡等患者。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正常饮食才会需要补充维生素。当精神紧张、焦虑而导致身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月经失调,这时诱发的口腔溃疡单用维生素B2治疗无济于事。
.复发性口腔溃疡≠癌变征兆
口腔经常发生溃疡,很多人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
医生观点:口腔溃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会演变为癌症的溃疡,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创伤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另一类是与癌变有关的溃疡,包括溃疡型白斑和红斑。
一般可以完全自愈,过段时间又复发,这类溃疡发生癌变的机会极少,相反对于长期不能愈合(超过2-周)的口腔溃疡,特别是伴有红色或白色改变的溃疡,要注意是否有癌变的可能,医院诊治。
辨证施治
心火上炎型
《证治准绳》云:“心脉布于舌上,若心火炎上,熏蒸于口,则口舌生疮”。
辨证要点:溃疡以舌为主,伴咽干舌红等“上火”症状。
口疮灼热疼痛,表面多黄白色分泌物,伴有口渴面赤,舌面疼痛,心胸烦热,尿短赤或有灼热感,舌尖红赤,苔黄,脉滑数。宜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肝郁蕴热型
《灵枢·经脉篇》云:“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
辨证要点:溃疡口疮多位于舌侧边缘
肝经郁热,多见于女性患者,常随情绪的波动或月经周期而复发和加重,伴有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口酸,舌苔黄,脉弦数。宜清肝泻火、理气凉血。
脾胃伏火型
《灵枢·经脉篇》云:“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还唇……”。
辨证要点:溃疡以两颊及唇为主,疼痛难忍,牙龈肿痛
伴有口臭,口干、口苦,舌苔厚腻,脘痞胸闷,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宜清热泻火、凉血通便。
脾虚湿困型
辨证要点:溃疡以两颊及唇为主,疼痛轻微
伴有口淡食少,脘腹胀满,倦怠嗜卧,大便溏稀,舌苔白腻。可用二陈汤加味、半夏泻心汤加味、理中汤、参苓白术散等。
阴虚火旺型
阴虚火旺属于虚火,此类患者体质本来就属于阴虚火旺之人,加之劳伤过度、思虑过度、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津液耗损不能上泛滋养肌肤而病,此型多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
辨证要点:溃疡色鲜红,数量多,疼痛昼轻夜重
口腔溃疡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伴有腰膝酸痛,咽干口燥,手足心热、遗精盗汗,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宜滋阴清热。
气血两虚型
辨证要点:口舌溃烂,多见于女性,多发生于月经前后
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宜养血益阴,潜降虚火,宜气血双补。
重外治
创面敷药外治——热解毒祛腐生肌
自拟口溃散
制剂处方如下:黄连、黄柏、青黛各10g,冰片5g,细辛g,
做法:将上述药共研成粉末,过80目筛,取原汁蜂蜜10ml,将药粉放入搅混成糊状,用无菌棉签蘸适量糊剂,均匀敷于口腔粘膜溃疡患处,并稍加按压10s,涂药后至少保留0min,每日4~5次。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虚火上炎
穴位敷贴法在古代就有很多记载,古人善用温热药性药物敷贴于手、足心,或脐部,在局部温热刺激下,引火下行主要治疗虚阳上越的口疮。
《口齿类要·口疮》云:“口疮,若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或从脚起,乃无根之火也……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搽涌泉穴。”
临床上,治疗口腔溃疡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脚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
浓茶漱口——愈合溃疡
《千金要方·口疮》记载蔷薇根为“口疮之神药”;茶叶具有收敛作用,浓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溃疡愈合。
外治法治疗口腔溃疡往往可以促进药物直达病所,收到良效。
白癜风的防治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