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宋某某,男,44岁。年7月4日就诊于三芝堂诊所。主诉:口疮反复发作5年,盗汗3+月(但头汗出)。
既病史:患者5年前,因工作变动,劳累焦虑致生口疮,多见于舌部,多于春秋两季发作,约2周愈。渐至加重,于三年前,口疮2个月一发,发则20余天方愈。从年6月起因忙碌劳作致加重,多见于口内颊粘膜,上颚近咽处。且因口疮不能进食,体重骤降,曾月降6kg之多。其症医院。西医予激素疗法,中医予健脾开胃疗法,外用西瓜霜,锡类散,均乏效可陈。于年7月3医院诊为:腺周口疮,予以口炎清等药。
遂又来就诊于三芝堂诊所。刻下症:上唇内有两处口疮2*50px,1.5*25px。上腭有一处3*50px坑状溃疡,中央凹陷,底部灰白色,有出血点。不口干,不欲饮,纳一般。以面食为主,少食肉菜,无腹胀,曾喜饮绿茶,患病后改为红茶,口疮不加重,大便成形不干,2~3日一行,大便先成形后溏质粘。且口疮发作之始,大便稀不成形。小便调,眠尚可。口疮发作时乏倦思睡,血压偏低/60mmHg,恶冷饮食,食后不舒,口中多涎善呕。无畏寒。
既往史:肝后小叶胆管结石3年
家族史:其父肺癌去世
过敏史:否认
望:形体中等,面色晦暗,唇紫暗;舌:体中等,质淡红暗,苔白腻微黄多津,输出口腔溃疡愈合,瘢痕;脉:左沉细滑缓,尺不应;右弦细滑缓;补:其盗汗均在夜间2-4点,但头汗出,可湿透枕巾。
方药:制附子、炒苍术、茯苓、蔷薇花根、生黄芪、桑叶、升麻、僵蚕、金蝉花等中药,7剂。
患者服药第二剂后,大便转为日一行,稀不成形,口疮有减,三处口疮有收敛迹象,舌尖处一口疮甚严重(此处来诊时已有)但头汗出未减,小便不多,纳谷香,眠如前,舌脉如前。于上方加炒苍术、莪术、橘叶等中药。
患者服药七剂,口疮进一步好转,唯上颚处有疼痛感,且自觉上唇口疮有跳动感,舌尖处口疮渐愈,夜11点左右口疮痛加重,用漱口水不解,但头汗出未解,纳谷香,眠如前,饮水可,小便调,大便二日一行,不成形。望:形中,面色晦暗较轻,唇暗;舌:体中质暗红苔白水滑;脉:微弦,微涩。补述:患者2年前每日晡小有潮热T37(5时许)持续四月余,自愈。方药:制附子、干姜、茯苓、砂仁、肉桂、川贝、白芍、金蝉花、升麻、娑罗子、生黄芪、莪术、竹节参等中药,7剂。
患者服上方21剂,来电告知效佳,上唇两处溃疡已愈,余上腭后部溃疡渐愈,舌尖溃疡已消,相激相反之法凑效。现患者,上腭部深部溃疡渐愈,局部有少许渗血,疼痛明显,并夹杂渗出物,口不干,纳可,大便较前成形,仍二日一行。头汗出亦有稍减之势,发来舌象,无明显变动。继守前方,温中健脾,活血敛疮。方药:制附子炒苍术、炙甘草、砂仁、肉桂、金蝉花、娑罗子、生黄芪、莪术、竹节参、皂刺等中药。外用:吴茱萸粉以陈醋调敷于双足涌泉穴,上以纱布覆盖,夜间用之,晨起弃之。
患者服上方7剂后,因出差致无法继续服药,然效仍佳,上腭后部溃疡已缩小三分之二,仍有夜间疼痛,均凌晨12时许,痛而致醒,咳黄脓痰,夹血丝,夜间但头汗出明显减轻,唯近10天前出差时,水土不服腹泻3天,至今大便仍稀软,下唇又新生一口疮,然其症没从前严重,近四天口干,然饮不多。望:形中形中,面色晦暗较轻,唇暗;舌:体中质暗红苔白水滑,左侧舌尖部有一小溃疡;脉:弦细,较前有力。既已见效,守上方进退,守上方去皂刺加黄连等中药,14剂,吴茱萸继续外用。
患者服药效佳,口腔溃疡已愈合,偶因劳累及情志因素复发,1月左右可自愈,现已停服既往药物,现时见饭后上腹胃脘部有振水声、辘辘有声,纳谷香,以面食蔬菜为主,大便始成形,后转稀,便润,盗汗症消,寐佳,近期喜食葡萄(1千克每天)。望:形体中等(62千克,较前增重),面黄?体偏晦滞远胜于既往之晦暗,仍以额部及两颊晦滞为著。舌:舌中边有齿痕,苔白腻,有黄染。脉:弦细滑。守上方进退。方药:制附子、茯苓、炙甘草、砂仁、肉桂、升麻、黄连、石菖蒲、莪术、竹红参、八月札等中药,7剂。
口腔溃疡,热证多,然此案患者为典型之脾阳虚寒证,临证处之得法,数载顽疾,竟月余大减,口疮发作渐少,即发亦症状甚轻,不似既往痛不可耐,目前患者仍间断服药,病况向愈。
(中医治疗疾病讲究望闻问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辨证施治,所以读者在阅读病案中的方药时,不要擅自配药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1、分享《天枢瑞草三芝堂》白癜风治疗去哪里拉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