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总论
第一章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概论
第二节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概述(上)
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痹证或痹病)技术,萌芽于江苏马培之、章次公,经国医大师朱良春等借鉴前贤、师承研习、创新发展,形成了善用虫类药与草木药配伍、协同增效,以“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内治外治于一炉的独特风湿病诊疗技术,自章次公肇始到朱良春等形成发展于南通,传播于海内外,至今已余年历史。以此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浓缩益肾蠲痹丸为代表的“益肾蠲痹”技术应用于多种风湿病的治疗,经临床验证,可以解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关节畸形,防治内脏损害发展,为广大风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益肾蠲痹法除了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伴痛风结石、骨关节炎有确切的疗效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系统性硬化病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也有确切疗效,经临床观察表明,患者坚持服用3-5年,多能临床治愈,经检索证明,益肾蠲痹法代表性药物益肾蠲痹丸是治疗风湿病药品中唯一具有修复骨质破坏作用的中成药。
一、益肾蠲痹法的形成益肾蠲痹法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勤求古训、传承先师章次公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70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成。
朱良春先生从年开始用益肾蠲痹汤治疗风湿病,在此基础上研制成“益肾蠲痹丸”(医院制剂),临床应用20余年,疗效满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但未能进行开发。其女朱婉华在传承朱良春先生治疗风湿病经验的基础上,年按新药审批方法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合作进行研究,经五年努力,于年1月6日获新药证书。该药已转让江苏清江制药厂、广东华南制药厂生产,解决了广大患者买药难之苦。现已应用该药治疗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和英、日、美等国患者百余万人次,使成千上万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桥计划”(“八五”中医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第十七项),“益肾蠲痹丸”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向全国推广用药,列入全国医保用药。年1月,“益肾蠲痹丸”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研究”课题治疗组用药(课题编号:BAA17);年10月,“益肾蠲痹丸”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基于二次临床研究的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评价”课题治疗组用药(课题编号:BAI04A10);年12月,“益肾蠲痹丸”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痛风慢性期治疗组用药(课题编号:BAI20B)。
年朱良春教授根据多年治疗痹证的经验,从理论上提出顽痹(类风湿关节炎)从肾论治的观点,其女朱婉华等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合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国内首创Ⅱ型胶原加不完全佐剂加寒湿因素所致的大鼠动物模型研究上证实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的渗出,骨质的破坏有修复和改善作用,从而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图1-1。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益肾蠲痹丸动物模型
年,朱婉华、朱建华、朱建平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计算机研究中心合作,将朱良春先生治疗风湿病的经验研发成《朱良春主任中医师痹证(风湿病)诊疗软件》,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软件在总结朱老50年治疗痹症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基础上,对痹症中常见、多发、难治的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增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风湿热、等八个病证进行了医理设计,共设个主证,36个兼证,证候分类较为全面,对每个证均设有洗衣诊断表针,理、法、方、药齐全,人机符合率达98%,经专家评审达国内领先水平。此软件已转让南京、医院使用,受到好评。
年1月,朱婉华率领研发人员租赁南通第二制药厂的车间,改建成医院(后改医院)制剂室,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1种医院制剂,其中浓缩益肾蠲痹丸、蝎蚣胶囊、痹痛宁胶囊、扶正蠲痹Ⅰ号、扶正蠲痹Ⅱ号、寒湿痹颗粒、湿热痹颗粒、朱氏温经蠲痛膏、痛风颗粒等医院制剂。
科技研发的同时,益肾蠲痹法诊疗技术的相关成果已在临床应用20余年,通过“十五”科技部攻关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风湿病重点专科建设临床应用再次证实了它的实用性、安全性、有效性,造福于广大风湿病患者。
益肾蠲痹法的形成既依托于上述科研成果,又通过临床实践检验不断地完善,并逐渐形成行之有效的临床路径,目前已梳理完成11个常见病种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包括:浊瘀痹(痛风性关节炎)、尪痹(类风湿关节炎)、大偻(强直性脊柱炎)、骨痹(骨关节炎)、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狐惑病(白塞病)、燥痹(干燥综合征)、皮痹(系统性硬化症)、周痹(复发性风湿症)、疕痹(银屑病关节炎)、顽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年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年被定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医院启动了“全国名老中医经验、名方、特色诊疗技术传承促进工程”项目。
年3月18日“全国名老中医经验、名方、特色诊疗技术传承促进工程”签约仪式。二、益肾蠲痹法学术思想
(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据英籍医史学家马伯英考证,朱良春教授是我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学者。朱老指出,“病”和“证”是一种因果关系,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疾病是证候产生的根源,证候是疾病反映的现象。否定或肯定病和证的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而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则相得益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和疗效。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都有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如不进行生化检查、组织切片,就容易造成误诊,对病情的转化、预后的判断也不能有正确认识,往往容易贻误病情。又如强直性脊柱炎,75%的患者早期是被误诊的,该病的致残率极高,如果只辨病,不辨证,就错过了早期治疗,如此时能辨证用药,就能把握住最佳治疗时机。
朱老指出,我所提倡与强调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精神,不仅是“合于时务”的务实之举,也是先师章次公先生“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和“双重诊断,一重治疗”学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
风湿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痹证,对久治难愈、病情顽缠的痹证,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朱良春先生据证认为,当以《太平圣惠方》之“顽痹”名之。朱良春先生认为顽痹具有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病多虚,久病及肾的特点。同时患者多有阳气先虚,病邪遂乘虚袭踞经络,风、寒、湿、热之邪内侵,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湿停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交阻,凝涩不通,深入骨骱,胶着不去,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肿痛以作。故此颇棘手,不易速效。五体痹久治不愈,累及内脏,又可转为五脏痹。朱老通过长期实践,明确认识到:此证久治不愈者,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实的一面;且病变在骨,骨为肾所主;又督脉统督一身之脉,故确立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的治则。
(三)虫类药与草木药相伍
朱良春先生积多年潜心钻研之功,总结出虫类药具有攻坚破积、活血祛瘀、息风定惊、宣风泄热、搜风解毒、行气和血、益肾壮阳、消痈散结、收敛生肌、补益培本、清热解毒、开窍慧脑、利水通淋、化痰定喘等十四大功用。应用虫类药得心应手,认为虫类药既能极大提高疗效,又具有其他药物不能替代的作用。年,朱良春先生出版了《虫类药的应用》专著,填补了我国中医学史上虫类药临床应用著作的空白,年出版《虫类药的应用(增订本)》,年出版《虫类药的应用(第二版)》。
益肾蠲痹丸就是朱良春先生善用虫药治疗顽痹的代表方药,方中20味中药,虫药就占了9味之多。一般治疗痹证中药都喜选用大队祛风燥湿、温经通络之品。但风药多燥,易于伤阴耗液,损伤正气。朱良春先生一方面遵前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加重当归、熟地黄、淫羊藿、骨碎补等养血祛风、补肾培本的草木之品。另一方面强调“虫蚁搜剔,钻透剔邪”的特性,集中使用露蜂房、全蝎、僵蚕、乌梢蛇、地龙、土蟞虫等血肉有情之虫类药。虫类药为异体蛋白,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鲜动物药,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消肿止痛、减轻病变关节滑膜组织炎症、胶原纤维沉着、修复软骨细胞增生等功效。大队虫药与草木药融为一炉,起到协同加强作用。
未完待续(本篇文章出自朱婉华院长主编《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团队整理上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