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六种辨证类型

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能让人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然而口腔小问题,却牵涉甚广,若见病治病,着眼局部而忘整体,多有屡治屡犯,再治更难之苦。本文讲述口腔溃疡的六种辨证类型。

口腔溃疡,历代医著中又称为“口疳”“口舌生疮”“口糜”“口破”,指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性损害,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灼痛,一般于7-10天自行愈合。

口疮之名,首出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首次指出口疮以火热为基本的发病因素。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属胃肠,因而口腔溃疡的发病与脏腑病变密切相关。

—————————辨证施治—————————

根据《中华口腔科学》将口腔溃疡分为脾胃伏火型、心火上炎型、肝郁蕴热型、阴虚火旺型、脾虚湿困型、气血两虚型等6型。

心火上炎型

《证治准绳》云:“心脉布于舌上,若心火炎上,熏蒸于口,则口舌生疮”。

辨证要点:溃疡以舌为主,伴咽干舌红等“上火”症状。

口疮灼热疼痛,表面多黄白色分泌物,伴有口渴面赤,舌面疼痛,心胸烦热,尿短赤或有灼热感,舌尖红赤,苔黄,脉滑数。宜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肝郁蕴热型

《灵枢·经脉篇》云:“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

辨证要点:溃疡口疮多位于舌侧边缘

肝经郁热,多见于女性患者,常随情绪的波动或月经周期而复发和加重,伴有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口酸,舌苔黄,脉弦数。宜清肝泻火、理气凉血。

脾胃伏火型

《灵枢·经脉篇》云:“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还唇……”。

辨证要点:溃疡以两颊及唇为主,疼痛难忍,牙龈肿痛

伴有口臭,口干、口苦,舌苔厚腻,脘痞胸闷,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宜清热泻火、凉血通便。

脾虚湿困型

辨证要点:溃疡以两颊及唇为主,疼痛轻微

伴有口淡食少,脘腹胀满,倦怠嗜卧,大便溏稀,舌苔白腻。可用二陈汤加味、半夏泻心汤加味、理中汤、参苓白术散等。

阴虚火旺型

阴虚火旺属于虚火,此类患者体质本来就属于阴虚火旺之人,加之劳伤过度、思虑过度、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津液耗损不能上泛滋养肌肤而病,此型多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

辨证要点:溃疡色鲜红,数量多,疼痛昼轻夜重

口腔溃疡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伴有腰膝酸痛,咽干口燥,手足心热、遗精盗汗,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宜滋阴清热。

气血两虚型

辨证要点:口舌溃烂,多见于女性,多发生于月经前后

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宜养血益阴,潜降虚火,宜气血双补。

—————————治疗—————————

中医的观念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因此,我们要根据不用患者的不同体质来分析:应该选择清热泻火的,还是健脾除湿的?选择通腑泄热的还是养阴润燥的?具体用药还要找当地的中医比较好,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根据病人体质选择用药。

因此我们患病之后,有正确的认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这是关键!

北京百圆皮肤科(分院):









































白癜风怎样能治好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hangchina.net/jbgs/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