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怎么办

方法生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丹皮9克、赤芍9克、土茯苓30克、野菊花6克、生甘草6克。将上述各药入砂锅中煎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毫升。二煎加水煎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毫升。两汁相混,分早晚服用。适用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伴有神疲乏力、口干便秘、舌淡少苔、脉细弱。患口腔溃疡多为虚火旺复发性口腔溃疡,亦称“复发性口疮”,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20%,患者在口腔内、舌尖、舌缘、舌底、两颊、上腭等部位反复出现溃疡,灼热疼痛,影响进食和讲话,大多病程长,西药治疗效果差,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的烦恼和痛苦。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与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有关,中医学则认为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多由虚火所致,是机体阴阳失调的结果。正如《寿世保元·口舌》所述:“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而引起虚火的本质为气虚而阴不足,阴不潜阳,虚火浮于上。本验方常用于治疗上述气阴两虚所致复发性口腔溃疡。方解

方中生黄芪、太子参益气补元。生黄芪又有生肌托毒的作用,《本经》记载其“主痈疽久败疮”,《珍珠囊》赞其“为疮家圣药”,富含黄芪皂甙、黄芪多糖、多种微量元素硒、铁、锌、钙等。太子参又名孩儿参,有近似人参的益气生津作用,但药力较温和,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现代药理学证实:两者能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生地、玄参滋阴清虚火。此处用生地黄而不用熟地黄,是因为生地黄养阴的同时又清热凉血,而熟地黄则长于滋补。大量实验室研究表明:生地能保护黏膜,减少溃疡的发生。玄参除了滋阴功效,更能清热解毒,《本草纲目》曰其“滋阴降火,解斑毒”。

溃疡日久必有淤,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淤。《本草纲目》谓丹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滇南本草》谓赤芍:“行血,破淤,攻痈疮”。文献证实:两者均有抗病毒、抗菌、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的功效,更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土茯苓、野菊花清热解毒。《本草备要》称土茯苓长于“治疮毒、疮肿”,在现代临床运用中有良好的抗菌、解毒、抗溃疡、镇痛作用。野菊花较普通菊花性味更为苦寒,治疗疮毒痈肿的效果也更胜一筹。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并具有皮质激素样抗炎、抗过敏作用。上述诸药配合,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之功,使口腔溃疡早日得以消除。

(半夏)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hangchina.net/jbgs/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