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腔
溃
疡
思
路
与
治
疗
TheTreatmentof
OralUlcer
呵
护
口
腔
口腔溃疡简介
口腔溃疡是指出现在口腔内唇、上腭以及舌颊等部位黏膜上,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疼痛溃疡点,疼痛明显。
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许多人会经年累月受到口腔溃疡的痛苦。虽然用一些药物可以短期促进愈合,但复发率高,难以根治。
巨灵古法针灸秉承“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念,从辩证出发,对一般的口腔溃疡疗效迅速且显著。
口腔溃疡治疗思路
中医称口腔溃疡为“口疮”。
之所以在口腔里用药难以根治溃疡,《黄帝内经·灵枢》中讲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九针十二原第一》)“节之交”,关节的间隙;“会”,气血汇聚处,即穴位。
要治疗口腔溃疡,就要先明白跟什么经脉之气有关。不能把脏腑看作一个实体的脏腑。人的惯性思维就是眼见为实,只在皮肉筋骨上治疗,是无法调节经气的。这个思路很重要。
口腔溃疡经气辩证
口腔与少阴气、厥阴气、太阴气都有关。
“口者,五脏六腑之所贯通也。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胜之症。”(《罗氏会约医镜》)
脾开窍于口:“脾主口……在窍为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口唇者,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脾主肌肉,口唇为脾之外候。脾开窍于口,饮食、口味等都和脾之运化功能有关。
同时,口还与心、胃、肾、肝等都有密切关系:舌为心之苗;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经食道、咽而直通口齿,为胃系之所属;肝脉环唇内,络舌本,其气上通舌唇。
从经气来看,首先要看循行。口腔是经脉循行的要冲,阳明大肠经、胃经、太阴脾经、少阴心经、肾经、少阳三焦经、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均循行于此。也不要死记经脉气道,看气道里头的经气就可以。
其次,要看相应经气的五行,然后分阴阳。
简单治疗口腔溃疡
01
口腔内侧溃疡
足厥阴肝经绕行口腔内侧,越容易紧张,肝气越容易旺盛,就很容易在口腔内侧长口疮。所以当情绪压力大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口疮。
肝主厥阴。肝火旺引起的口疮,可以找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关冲穴。
当出现口腔内侧溃疡的时候,在关冲穴上点刺放血,放出2~3滴血就可以。
这是泻的方法。肝主疏泄,人肝火旺的时候就会气机不畅,出现瘀热的症状,泻关冲穴就可以泻热。
关冲穴
02
舌头溃疡
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都与舌头有密切联系。心火旺盛的时候,焦虑、烦燥、多梦,容易在舌头上面长口疮。
心为君主,要想发号施令,不能自己去做,要由心的外卫——心包去发挥心主神智、主血脉的作用。在治疗心的问题的时候,往往首选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舌尖溃疡取手厥阴心包经的终止穴——中冲穴。
当出现舌头溃疡的时候,在中冲穴上点刺放血,放出2~3滴血就可以。
如果挤出的血鲜红,往往代表心火旺盛,这时候舌头中前部往往很红,长口疮也容易长在这个区域。
如果舌两侧边缘上长口疮,不仅要刺中冲穴,还要刺关冲穴。
中冲穴
03
其他部位溃疡
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很多,以上治疗疗效不明显时,需要重新进行辩证分析。
巨灵古法针灸根据辩证结果进行相应治疗,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口腔溃疡辅助治疗
1、艾灸涌泉穴。
一般口腔溃疡的原因因人而异,但大部分人都是因为阴虚火旺。因火旺引起口腔溃疡的人,会感到口干舌燥、手脚心发热,并且溃疡处微红或发白。
艾灸涌泉穴可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