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三驾”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巴彦县公安局认真分析各辖区“三驾”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特点,局党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打击“三驾”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努力减少因酒后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巴彦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巡防大队积极行动,持续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采取设卡检查和流动查缉的方法,对过往车辆进行逐一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持“零容忍”的严管态势,做到一视同仁、从严处罚,坚决打击、控制“三驾”交通违法行为,预防涉及酒驾诱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同时,巴彦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建立整治酒驾常态工作机制,实现“每周有整治,每日有行动”,形成了对“三驾”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
10月24、25日晚行动中,共查处涉酒交通违法行为16起,无牌无证3起,其他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9起;刑事拘留8人,行政拘留2人。
王某忠醉酒(.91mg/ml)
驾驶农用四轮车。
韩某中醉酒(.88mg/ml)
驾驶四轮汽油沙滩摩托车。
张某江醉酒(99.83mg/ml)
驾驶农用四轮车。
巴彦交警在
人民大街设卡查验
酒驾界定及处罚标准
导读: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醉酒驾车的测试)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ml,小于80mg/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ml的驾驶行为。
1、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饮酒驾驶: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0元—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
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2、新交通法对酒驾的规定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酒后驾驶怎么处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血液中酒精含量20毫克/毫升〈含〉以上80毫克/毫升〈不含〉)以下)处元罚款,记6分,驾照暂扣1个月至3个月。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血液中酒精含量80毫克/毫升以上毫克/毫升含以下的)处以8日至10日拘留,暂扣驾照5个月,并处元罚款。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血液中酒精含量毫克/毫升以上的)处以13日至15日拘留,暂扣驾照6个月,并处元罚款,记12分。
4、酒后驾驶怎么处罚
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ml,不构成饮酒驾车行为(不违法);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ml,为酒后驾驶;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ml,为醉酒驾驶。
这个标准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但具体喝多少酒就达到酒后或醉酒标准呢,是用酒精测试仪进行现场测定的,对着测试仪呼一口气,酒精含量马上就会显示出来。如果达到醉酒或酒后标准,当事人可提出异议,可以安排抽血化验血液中酒精含量,一般要第二天出结果。
5、酒后驾车撞死人处罚
要看定性而异,如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醉酒驾车处罚的标准:《刑法》规定,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6、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该如何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刑。
7、酒驾交强险是否赔付
“酒后驾驶”包括“饮酒后驾驶”和“醉酒后驾驶”,饮酒与醉酒的判断标准,请参照此文《饮酒驾驶、醉酒驾驶的标准、检验及行政处罚责任》。保监会所制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中,仅规定驾驶人员醉酒驾驶导致交通事故,交强险承保的保险公司除了垫付医疗费用赔偿限额部分外,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公司不承担垫付和赔偿责任。
8、酒驾与醉驾的区别
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毫升、小于80毫克/毫升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属于饮酒驾车,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毫升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属于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都属于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法规的惩罚,而从危害程度来看,醉酒驾车的危害性要远比饮酒驾车的危害性更大。
9、酒驾与醉驾的判定
酒驾规定:大于等于80毫克/毫升的就是醉酒驾车:扣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罚元、再加上15日的行政拘留。一年内有2次醉酒记录的酒吊销驾驶证(这里的一年是指第一次查到醉酒驾车日到第二次醉酒驾车日,而不是指一个自然年度)。
1、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0元以上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0元以上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3、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4、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5、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人们常说: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喝了酒了真的别动车!那么到底喝完酒多久可以开车呢?
酒驾七大误区
区一
酒后骑摩托车不属于酒驾
很多人酒后驾驶摩托车,不算酒后驾驶,只有驾驶汽车才算,实际上,二轮、三轮摩托车都属于机动车,和汽车一样,酒后驾驶摩托车一样要受到相应处罚。
误区二
酒量大喝一点不碍事
有些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酒量好少喝点再开车上路没什么问题。要知道,酒量的好坏和血液酒精浓度没有必然关系。法律规定,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为饮酒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酒驾的认定标准与酒量大小没有任何关系,酒量大的人饮酒后即便神智清醒,血液中酒精含量也可能达到酒驾标准。
误区三
酒后挪车不算酒驾
汽车发动并发生移动,驾驶员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只要你的车动了,不管速度快慢都算开车了。由于其本人在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上已经受到了酒精的麻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此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危险事故,对周围不特定人群的安全造成威胁。故而对于该类行为,都以危险驾驶罪加以惩处。提醒司机朋友们不要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要自觉做到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误区四
搭酒驾车出事不用担责
知道司机酒驾依然搭车,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在此提醒广大社会公众:在自己远离“酒驾”的同时,不仅要对饮酒后驾车的同伴及时劝阻,更不能为图方便、顾面子搭乘“酒驾”车辆,否则,自己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误区五
隔餐酒、隔夜酒不属于酒驾
中午饮酒了,晚上开车或者晚上饮酒,第二天早上开车,因血液中仍然含有大量酒精都有可能构成酒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隔餐醉”或“隔夜醉”。
误区六:在马路以外的地点饮酒驾驶没事
有一部分人认为不在马路上行驶,即使喝了酒也不算酒驾,但不是这样的。交警部门提醒,在小区院内、马路牙上方等马路以外的地点饮酒驾驶行进,经过测验调查后若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交警也会按相关法规条例统一处理。
误区七
酒后多喝水就能稀释酒精含量
有些酒驾司机遇到交警巡查,会选择喝水、抽烟、吃口香糖等方式,想让口腔里的酒精含量降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用的。交警使用的酒精检测仪,检测的其实是来自肺部的气体,而不仅仅是口腔里的,这也是为什么交警要让受测者至少吹气两到三秒的原因。酒精是一个逐渐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长达十多个小时,体内酒精含量也呈从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所以,司机喝水不但无法冲淡酒精含量,反而会使酒精含量上升。
酒后多久能开车
每逢佳节喝三斤,知道你们忍不住小酌几杯,但乖,答应警姐,喝了酒就别开车了。
我们先来看看酒驾和醉驾的标准:
20mg/mL≤酒精含量<80mg/mL
酒精含量≥80mg/mL
看数字有点懵,量化下来,大概是:
70°白酒约40g;
60°白酒约60g;
50°白酒约80g;
40°白酒约g;
日本清酒约g;
红酒约g;
啤酒约2瓶或4罐。
喝酒到达了上述的量,就能达到酒驾标准。
喝完酒之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是有限度的,一般每小时仅能代谢10克至15克酒精。
据统计,体重约70kg的人在短时间内喝下2瓶啤酒后,隔一定时间测量他的血液中酒精含量(毫克/百毫升),得到数据如下:
再换算一下,一瓶啤酒按毫升酒精含量百分之3.5计算,两瓶啤酒就大约为二两白酒。
结论:
饮啤酒两瓶或白酒2两(现在白酒多为38度),最好10小时以后再开车上路。最保险的做法,隔一天,也就是24小时之后再开车!
此外,不同体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等因素对酒精的代谢速度都有影响。有的人喝完酒,回家睡一觉,觉得什么事都没有,但是却被查出了酒后驾车,这就是酒精还没有排干净的后果。
喝酒的酒精度数越高、量越大,就需要过越长时间才可以开车。
醉驾者的心灵独白
因醉驾而被刑拘的驾驶人
他们是否会因自己的一时侥幸
而悔恨终生
通过探访因醉驾而被刑拘的驾驶人
一起了解他们的心灵独白
希望他们的经历
能够向广大驾驶人敲响
“生命无价,酒后禁驾”的警钟
大部分的酒后驾驶
都是侥幸心理作祟
请各位驾驶员牢记
酒后驾车百害而无一利
不仅会影响工作
而且还会影响家人
请为自己和家人负责
也要为他人负责
酒后禁驾,从“心”开“驶”
任何时候,只要喝了酒
那就别碰车
生命经不起一点儿戏
天气逐渐冷了,一部分小伙伴又开始借“酒”取暖,哈尔滨交警在这里提醒大家:酒后一定不要驾车。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因为饮酒后,人的意识被酒精麻木、反应相对迟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聚餐时,切记不要劝开车的人喝酒,一旦有亲友酒后驾车时,千万要劝住对方,否则一个聚会后平常的再见,或许就成了永别。今天哈尔滨交警从专业的角度跟小伙伴们算算账,究竟酒驾会带来哪些成本。
法律成本
01
饮酒驾驶
条件:酒精含量20mg/ml—80mg/ml(不含)
直接成本
=
驾驶证记12分+
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0元罚款。
饮酒后驾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车
直接成本
=
10日以下拘留+
元罚款+
吊销驾驶证+
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
条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ml
直接成本
=
约束至酒醒+
吊销驾驶证+
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追究刑事责任。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
直接成本
=
处15日拘留+
元罚款+
吊销驾驶证+
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
直接成本
=
约束至酒醒+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追究刑事责任+
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
直接成本
=
追究刑事责任+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终生禁驾。
附加成本,请重视!
征信成本(针对醉驾)
02
1、律师、医师会被吊销执照。
2、公务员、法官等直接开除公职。
3、参军、入党、出国、留学等受限制,参军、入党、招飞政审难通过。
经济成本
03
1、醉驾的员工被单位辞退,且无任何补偿。
2、酒驾或醉驾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3、职工因醉驾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不享受国家有关工伤保障。
4、如果醉驾发生意外导致自身伤亡,即使没有伤及他人,也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职场成本
04
1、按照相关规定,党员和国家公务人员出现饮酒驾驶违法行为,除受到上述成本外,还将通报纪检监察机关,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2、从事出租车、货车、客运车辆等营运行业的驾驶人,更是面临失业的危险,尤其是醉酒驾驶将终身不得从事营运类工作。
时间成本
05
1、酒驾付出的时间成本是巨大的,二次酒驾或醉酒后开车,即使不发生事故也会失去人身自由,面临最高15天的行政拘留或最高6个月拘役的刑事处罚。
2、发生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赔偿责任
06
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1人死亡的,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按目前理赔标准,仅此三项赔偿数额就达到万余元。这还不包括伤者医疗费、车辆维修费,且保险公司均不理赔。
健康成本
07
如果酒驾发生交通事故,人财两空。
家庭成本
08
酒驾违法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家将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家中未成年子女造成阴影。家长醉驾被判刑,犯罪记录将伴终生,子女考公务员、上军警校、入党等受到限制。
社会成本
09
办理移民签证需要提供无犯罪证明,否则拒签,而醉驾犯罪记录则会伴随终生。受到刑事处罚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因酒驾造成事故,后果影响深远。致伤、致残、致死亡,都会对双方当事人家庭造成严重伤害,也会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影响。
看完哈尔滨交警精打细算出的这些违法代价,喝酒后开车,你支付得起吗?希望广大驾驶人小伙伴珍爱生命,远离酒驾,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
来 源:巴彦县公安局
责任编辑:曹春雷
编 辑:武新宇王一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