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口腔溃疡,就好像在嘴里埋下了一座活“火山”,越急病情就会越严重,越拿它没办法,人们常说:牙好胃口就好,可是如果得了严重的口腔溃疡,牙再好也没用。
口腔溃疡,尤其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特别高,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有统计,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大约是10%到20%。口腔溃疡,中医也叫口疮。治疗着重强调一个“调”字:调整脏器功能、调整阴阳平衡、调整心态情绪,三管齐下。方法有内治与外敷两种,通过滋、清、解、敛等对脏腑进行调治。
现代口腔溃疡多以虚证为主。临床上主要有:气阴两虚证、脾胃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虚火为多,实火为少。没有单纯的热,只有阴虚产热或者湿热交织。
女性每逢经期前后发生的口腔溃疡,与体内黄体酮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即肝肾阴虚有关。女性经期口腔溃疡也是阴虚或湿热所致,治疗上应当注重滋阴降火、清热化湿。
溃疡原因
1、与精神紧张、失眠及疲劳(情志)有关。
2、与脏腑疾患、消化障碍、细菌与病毒感染(脾虚)有关。
3、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多种微量元素损缺(气阴两虚)有关。
口疮治疗
1、加大滋阴培源力度(大多选用太子参、麦冬、生地、沙参、米仁等)。
2、降火与健脾并进(选用知母、淡子芩、山药、白术等)。
3、重视调畅情志(采用疏肝怡心的代代花、绿梅花、丹参、柴胡等)。
4、适当益气养血(如当归、首乌、参、芪等)。
防治妙方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小窍门治疗口腔溃疡,希望老上火的朋友可以看到,早日解决问题。
1、吴茱萸粉末12克,用醋或茶水调成糊状,睡前敷足心(涌泉穴)处,次晨取下。每晚1次,连敷3天。
2、明矾克,加水适量洗足。
3、石榴片烧成煅炭后研成粉末,加青黛共为细末外涂。
4、蒲公英、竹叶、灯草各适量煎水口服,每日3次。
5.按摩合谷穴:合谷穴在靠近食指部分的肌肉最高点(即虎口处),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到头,所以头面上的症状比如头痛、口干、咽喉不适及五官的疾病都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得到改善和调整。
6、姜水漱口:口腔溃疡用热姜水漱口,每日2~3次,一般6~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7、维生素B2:将维生素B2研为细粉状,用适量香油调匀,做成稀糊状,涂于溃疡表面,每日4~6次。维生素B2不苦、不涩、味香、无刺激性,能止痛,连用2~3天,口腔溃疡可获愈。
8、浓茶漱口:用浓茶漱口,因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能防治各种炎症,对口腔溃疡面的康复,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9、萝卜藕汁:取生萝卜2只,鲜藕一段洗净捣烂绞汁去渣,用汁含漱,每日3次,连用4天可见效。
10、维生素C片:将维生素C药片压成面,涂在患处,一两次就有效。也可将维生素C研成粉末状,若系小溃疡,仅需取少许敷于患处即可;若溃疡面较大,则应先轻轻刮除溃疡面渗出物,然后再敷药粉。每日用药2~3次,溃疡小者用药1~2次即愈,溃疡大者用药2~3次,疼痛可显著减轻,2~3天溃疡面即可痊愈。
11、维生素E:用针刺破维生素E胶丸,将药液挤出涂于口腔溃疡处,保留1分钟,每日用药4次,于饭后及睡觉前用,一般3天可愈。
12、胡椒炖蛋:做法:煮一个荷包蛋,撒完胡椒粉起锅就可以吃了;适合阴虚虚火上浮的症状:口舌生疮、口腔溃疡、脸上长痘。
13、将干柿饼撒一小块,带上柿霜敷在溃疡处;是缓解口腔溃疡疼痛的方法。
14、三克细辛加点香油,敷在脚心用胶布贴牢,睡一整晚撒掉;是治疗长期口腔溃疡的方法。
如果口腔内有反复不断、时间过长而不愈的医院来就诊,取得明确诊断才能对症治疗。
生活调理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重,饮食上的习惯不如老辈人那么注意,所以久而久之造成机体升降出入功能紊乱。因此,口腔溃疡患者必须注意生活与饮食习惯的调摄。
1、忌食辛辣厚味——辛辣厚味可以导致机体出现新陈代谢无序状态,不能及时排毒又不利于精微营养的吸收。
2、忌过烫过燥的食物。烫燥食物容易损伤粘膜,使免疫的最外屏障受到破坏,邪毒就乘虚而入。
3、注意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及时休息是调整人体气血的最原始方法,有效方便。
最后,还要提醒患者少吃甜食多吃水果,少吃黄鳝、牛羊狗肉,多吃淡水鱼,少肉多蔬。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冷热适度,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刷牙漱口。
链接:名老中医路一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方剂大师、名老中医)
简介:解放初期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第一任主任。路老治学严谨、精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