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进军汽车领域将助力国产品牌打赢l

早些年总说造车赚钱,造空调的格力,搞房地产顺便踢踢足球的恒大,都想挤进汽车市场,现在连国产手机品牌一哥的华为,都有了在汽车市场掺一脚的想法。在天眼查中搜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能发现,公司在原有的无线通信设备、微电子产品等业务下,新增加了“汽车零部件及智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这一板块。说明华为在电子设备领域后,也将涉猎汽车市场。但与一些半路出家的汽车品牌不同,华为并非转战造车领域,而是加入车机系统和自动化驾驶软硬件制造及产销方面,说得通俗易懂些就是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为国产汽车品牌提供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以及中国路况的技术和硬件支持,当然也不排除未来向合资汽车品牌输出的可能性。虽然说汽车市场和手机市场的主营业务不同,但在一些生存模式上却大同小异,早些年诺基亚、三星手机在市场上热销的时候,国产手机品牌也才刚有起色,金立、华为、步步高等手机品牌都开始逐渐发力。而在如今中国手机市场发展格局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基本只剩下两大阵营,一是苹果,二是以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组成的国产手机阵营,而三星等其他品牌的手机,正在被国产手机品牌一点一点地剥夺市场份额。而华为这几年在电子产品行业的不断成熟与壮大,确实为其打入汽车市场做自动化驾驶、车联网和车机系统等一系列车载智能化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华为旗下有自主研发的CPU以及自建的通讯基站,这都令华为有了入局汽车自动化市场的资本。在~年这段时间,确实是通信网络和汽车智能化最关键的两年,首先5G网络的普及以及全面铺设,除了给我们带来更快的网速外,也给汽车智能化提供了足够肥沃的发展土壤。在这一基础下,国内许多国产品牌都在加紧研发能够实现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系统。目前的汽车产品中搭载的主动刹车、ACC自适应巡航和交通标识识别等技术组成了L2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辆能够有一定能力协助驾驶员执行横向、纵向的车辆行驶任务。但L2级自动驾驶在功能性上更多还是充当驾驶员的辅助系统,而成熟的L3级的自动驾驶确实可以实现日常简单路况下交由系统自动驾驶(驾驶员同样需要观察路面情况在有需要时接管操作),因此L2级与L3级基本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分水岭。目前国产品牌都在积极研发满足L3级自动驾驶的整套系统,像上汽、长城、长安等基本都在加紧研发。而华为的入局,在自动化驾驶上将会为国产汽车品牌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目前华为通过“麒麟模组+鸿蒙OS+HiCar”的模式切入,加上微控制单元、5G芯片、手机NFC等产品都已经逐渐打入汽车市场。其实华为早在年就已经与东风、长安等车企展开车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合作,并且在年也与奥迪开展合作,计划在年推出支持5G车联网的车型。这也为华为对自动驾驶领域现阶段的水准以及技术需求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如果说前几年的华为只是在汽车自动化领域边缘蹭蹭不进去的话,现在的华为可就是要来真的了。早年对自动驾驶领域试探性的“进攻”确实给华为一定的基础。目前华为在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内核方面已获得Safety领域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ISOASILD),也是我国首个获得ASILD认证的操作系统内核。至此,华为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内核已成为业界首个拥有Security与Safety双高认证的商用OS内核。在这一领域将对标英伟达的DriveAGXorin平台、英特尔收购的Mobileye旗下的EyeQ4芯片(目前实装于蔚来ES6、小鹏G3上)等产品。这一部分仅限买买君对华为进入汽车市场后的经营模式的猜测。首先在自身有对电子产品自主研发与产销的实力以及基础,华为肯定会在车载系统以及自动驾驶演算等方面大做文章,但要像德国博世那样专门提供一整套满足自动驾驶需求的硬件给汽车厂家,华为与后者还是存在着实力上的差距。首先对于汽车实现更高水准的自动化驾驶,各式各样的传感器肯定是少不了的,例如传统的摄像头,而更深入的则是对技术以及研发经验有着更高要求的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不排除华为自主研发各类车载传感器以实现整套自动驾驶系统的生产与销售,但买买君觉得,华为也很有可能提供最核心的芯片以及算法支持,而各类传感器则通过采购或与其他品牌合作完成。并且国内也确实有这一类科技公司供华为选择,例如禾赛科技、速腾聚创、Livox等,都是近几年在传感器技术研发上有明显进步的公司。华为进入自动驾驶领域这就是为了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成长?有这方面原因,但绝对不是全部,主要原因肯定还是看中了自动驾驶技术未来的市场前景以及其中的利润,在格局未完全成型的这一领域中,华为也更好展现其优势,加上做通讯系统和微电子产品起家的华为也有足够的经验支持。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更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hangchina.net/yczz/8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