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口腔溃疡十分常见,但其病因至今不明。
口腔溃疡的风险因素包括:家族史、辛辣食物、口腔外伤、激素波动、精神压力、对某些食物过敏、维生素和叶酸缺乏等。另外,戒烟之后的一段时间也比较容易出现口腔溃疡,一些疾病也与口腔溃疡相关,比如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大多数情况下,口腔溃疡都能在1-2周后自愈,所以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有些人的口腔溃疡已经影响到生活,那就有必要治疗了。如何治疗和预防?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硬伤害口腔的食物,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良好的作息,心情愉快。发作的时候不妨搞些局部用药帮助加快愈合。除此之外,不用太过担心。当然,如果你过于频繁地发作口腔溃疡,或者久治不愈,最好去就医,查查是不是别的疾病导致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个让人很头疼的“小”毛病,隔三差五犯一回,轻则痛苦几天,重则茶饭不思,影响睡眠和进食。如果是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就更让人痛苦不堪了。
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定义一下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常发于儿童到青年期,中年后比较少见,表现为口腔黏膜、舌头或者牙龈没有明确原因地出现小小圆形的破损。形状规整,周围一圈呈红色,中间往往是白色或黄色,触碰之下很疼,进食喝水也会感觉到疼痛,甚至影响说话睡眠。
口腔溃疡分三种:最常见的小溃疡,大概占80%;大溃疡和带状溃疡则比较少见。
口腔溃疡病因至今不明
很可惜的是,虽然口腔溃疡这么常见,但究竟是什么决定性的因素导致了口腔溃疡,人们还是不清楚。
这些人容易得口腔溃疡
家族史:研究发现口腔溃疡有一定的家族性,父母容易患口腔溃疡的,孩子也往往比较容易得。遗传因素到底是起到什么作用,现在还没有定论。但通常认为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某些人对外来的一些因子,比如某些食物或者某些环境中的物质比较敏感,容易激发溃疡。
口腔卫生状况欠佳,比如有假牙,或者长期没有清理牙垢。口腔干燥也比较容易溃疡。
辛辣食物。
口腔外伤,比如硬的食物划伤口腔粘膜。刷牙太猛,或者咬了自己的舌头都是常见原因。
激素波动,比如女性的经期,孕期,或者绝经前后的时间段也比较容易患口腔溃疡。
精神压力。
对某些食物过敏。
戒烟之后的一段时间也比较容易出现口腔溃疡。这是因为抽烟的人口腔粘膜在长期的烟草刺激下,比较容易角质化(口腔癌的一个诱因),不容易患口腔溃疡。一旦戒烟,口腔黏膜恢复正常,变得娇嫩,就容易出现口腔溃疡。
维生素和叶酸缺乏,研究发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人饮食中通常叶酸和维生素B比较少。
一些疾病也与口腔溃疡相关,比如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研究发现,口腔溃疡患者的口腔,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比例明显高于不溃疡的人。但现有证据没有发现口腔病毒感染与口腔溃疡的关系。
某些身体的系统性疾病也许跟反复口腔溃疡有关,比如HIV感染。
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大多数情况下,口腔溃疡都能在1-2周后自愈,所以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有些人的口腔溃疡已经影响到生活,那就有必要进行正确的治疗了。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实的临床研究证实某种治疗手段对于口腔溃疡是一定有效的,年一项非常大型的回顾研究发现了这一点。所以这里说的都是些经验或者不是太严谨的研究推荐。
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如果你比较容易溃疡,那最好避开坚硬的食物,比如虾蟹或烤面包。还有些人吃一些特殊的食物也容易溃疡,比如菠萝,奶酪,西红柿等,这些人最好避开这些食物。
常溃疡的人,推荐换用软牙刷。
局部性的治疗。口腔溃疡的治疗主要着重于缓解痛苦和加速愈合。最为有效的是局部皮质激素类口腔专用药膏。最常见的可的松药膏涂抹在口腔溃疡处,覆盖住溃疡面,一天3到4次效果最佳。记住,激素类药膏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并不能降低发作频率。
还有一些其他药物,比如含抗生素或者麻醉剂的漱口水也能缓解部分痛苦,抗炎药物比如氨来呫诺口腔贴片也有一定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的人最好通过针对性得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或者维生素片,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有研究表明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2也许能显著地降低口腔溃疡的复发频率。年的一个双盲随机对照实验显示,相比对照组,每天服用微克的维生素B12,连服6个月的人,溃疡的发生频率和溃疡数量都显著降低,溃疡发作的持续时间缩短,痛苦程度也得到降低。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在服用的6个月期间,没有出现复发口腔溃疡的人群比例为32%,而服用维生素B12的一组人群,这个比例达到了74%,显示有预防溃疡复发的作用。也有少数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B2可以降低口腔溃疡复发频率,但整体没有B12的研究有说服力。
总结起来就是,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硬伤害口腔的食物,注意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良好的作息,心情愉快。发作的时候不妨用些局部用药帮助加快愈合。除此之外,不用太过担心。当然,如果你过于频繁地发作口腔溃疡,或者久治不愈,最好去就医,查查有没有别的疾病导致的口腔溃疡。
推荐:爱睿希ARIIX全衡营养素,全衡营养素富含完整、全面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