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越寒,就越容易上火,用好两味药,一补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m/838.html

内容资料来源:

1.张航,李丹,王米艳.上热下寒证类型与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02):62-65.

2.罗瑛瑛,戚经培.中医证型学解读上热下寒[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34(06):-.

3.韩晶,刘治喜.上热下寒证候分析及中药治疗初探[J].中国中医急症,(10):-.

我们总是听人说起冰火两重天,寓意着一寒一热的两个极端,尤其在仙侠小说中多见,很多人以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情形不可能发生,但事实可能是我们低估了身体的神奇。

“哎呦,疼疼疼。”这话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次,每次说话的主人就是年轻的玲子,起初大家还不明所以,心想这是怎么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玲子的口腔溃疡又犯了。

说来也是难以解释,玲子总是反反复复的出现口腔溃疡的问题,经常是这里的溃疡还没有好全,那边的溃疡就开始跃跃欲试,大家都说这是上火了,可玲子却不认同,因为平时她是一个非常畏寒的人,经常手脚冰凉,和上火这词简直是不搭边。

可嘴里传来真切的同感又让她不得不有些许的动摇,这火和寒哪个才是正解?抱着一肚子的疑问,玲子去了一家中医诊所找答案。

根据玲子所阐述的现象,老中医很快就知道了答案,玲子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症。上热下寒症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也被称为“上热下寒症候群”或“上焦热盛下焦寒凝”。

该病主要指人体体温异常分布不平衡,即上半身热症和下半身寒症表现明显的疾病状态。从中医的角度看,上热下寒症常见于某些慢性病、肿瘤、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中,是一种内外寒热错杂的证候类型。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血运行失调:上焦热盛下焦气滞,使得上半身盛热、气血流畅,下半身气血凝滞,出现寒冷症状。

2.脾胃功能失调:脾胃是中医理论中消化吸收和生化功能的重要组织,功能失衡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上热下寒症状。

3.阴阳失衡:阴阳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概念,上热下寒症可能是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即上半身阳明热盛,下半身太阳寒凝。

中医治疗上热下寒症的主要方法是调节气血运行和调和阴阳失衡。常用的治疗手段大致可以分为温中祛寒法、活血化瘀法、健脾益气法、补益阴阳法等等。

内心的疑惑得到解答,玲子开始继续追问:“那我该怎么治病?”只见老中医抬手挥毫,偌大的单子上仅仅写了这两味药,不明所以的玲子以为这是逗自己玩,听完解释以后才感慨中医果然博大精深。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hangchina.net/yfcs/1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