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概率并不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不仅影响工作与生活,影响个人的外表形象,更有甚者,还可能影响饮食,吃东西、喝水,都会受影响,更重要的是,口腔溃疡易复发,反反复复令人烦恼不已,口腔溃疡了,怎么办?
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口疮、口疡、口破、口糜等病证范畴,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淡黄色或灰白色的溃烂,伴有灼热疼痛,病程呈反复发作的疾病。
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细菌或病毒感染、代谢障碍、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异常、消化功能紊乱及精神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属口疮、口疡、口破、口糜等范畴,临床本病虽发于口腔局部但却与全身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多为外感风、燥、火等外邪,及饮食不节、恣食肥甘辛辣、嗜饮醇酒、情志不畅、劳倦过度等内因所致。
本病的病机为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虚实夹杂,病位在口,与心、脾、胃、肾、肝等脏腑密切相关。
阴虚火旺
素体阴虚,或热病之后伤阴,或思虑太过,或劳伤过度,或睡眠不足等暗耗真阴,导致心、脾、肾之阴液不足而生内热,虚火上炎,口舌受灼,溃烂成疮。
脾气虚弱
脾胃同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升清降浊之枢,若思虑太过,劳倦内伤或久病之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升降失调,气机不畅,郁而化火,阴火乘脾胃元气之虚而上炎。致口舌生疮。
脾肾阳虚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但须借助于肾中阳气的温煦。肾藏精,但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二者互相资助,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若禀赋阳虚;或劳倦不节;或久病久泄,损伤脾胃元气;或形寒饮冷,久踞湿处,脾肾阳虚温化失职,阴寒内盛,脉络痹阻不畅,寒湿困聚口腔,溃烂成疮。
阴阳俱损
久病体弱,长期服用苦寒药物,戕伤阳气,燥竭阴津,致脾肾先后天阴阳俱损,既有阴竭水亏,虚火上炎,又每兼下焦阴寒内盛,逼浮阳上越。
1.栀子、淡豆豉:两药具有清上焦郁热、除烦凉血的作用,适用于心脾积热证口疮。
2.金银花、连翘:两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适用于风热袭表、湿热内结证口疮。
3.黄柏、砂仁:两者相配益阴增液、补土伏火,主要治疗肾阴虚火证口疮。
4.黄精、山药:两药具有调节脾、胃、肾功能,治疗脾胃伏火证口疮。
5.黄芪、甘草:两药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是促进口疮愈合的良药,适用于久不愈合的气虚口疮。
西瓜半个
将瓜瓤挤汁,含于口中,2~3分钟之后咽下,然后再含新的西瓜汁,如此重复,直到西瓜汁全部饮完。每日1剂,连饮1~2周。脾胃虚弱、素体寒凉者不可用此法。
鲜荷叶60克,冬瓜克,白糖适量。
将荷叶洗净、剪成长条;冬瓜洗净、去皮、切片。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荷叶条,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10~15分钟,去渣,加入冬瓜片,再煮沸2~3分钟,调入白糖即成。
适合口腔溃疡、暑热烦渴、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小便短赤等。
生萝卜数个,鲜藕克。
两者洗净、捣烂、绞汁、含漱。
适合心火上炎引起的口腔溃疡
青梅30克,生地黄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每日1剂,分2~3次服,可连用数日。
生津止渴,养阴清热,降火敛疮。适用于口腔溃疡。
1、饮食清淡
在饮食五味当中,“辣”是最为上火的一种。然而部分地区的人又异常嗜辣,易上火的人就很容易得口腔溃疡。小编建议日常饮食清淡为好。
2、注意口腔卫生
口腔溃疡实际上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加重继发感染。如果实在疼痛无法刷牙时,可用盐水或者是药物漱口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
3、补充锌和维生素B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组成口腔粘膜的重要成分,经常性补充锌和维生素B有利于溃疡的愈合。由于两者的联系密切,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4、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在很多时候,口腔溃疡的先决条件是口腔黏膜具有损伤,从而给细菌进犯提供了机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纠正咬唇、咬舌等不良习惯。
特别声明:图片来源:正版图库·摄图网,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