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方大医堂,订阅 有些妇女每次月经来潮前,就会出现皮肤和口腔粘膜溃疡。月经过后,大多自然愈合,但下次月经来潮时又复发,年复一年,甚是烦恼。这种皮肤粘膜病变,医学上称之为“月经疹”,此病好发于每年的秋冬春季节,发病年龄以14~35岁居多。
症状:伴随多种身体反应
月经疹有痛经疹、月经性口腔溃疡、月经性疱疹和月经性荨麻疹等几种类型。其中月经性口腔溃疡通常在月经来潮前数天出现,溃疡常发生在口腔粘膜,也可在外阴粘膜,数目和大小不等,伴有疼痛感,月经过后可自然消失。
月经性口腔溃疡除了以口腔溃疡为主要表现外,还会出现失眠、烦燥、困惫不堪、终日打哈欠等精神症状;有的出现乳房胀痛,眼睑、唇、舌、踝部及手指等部位肿胀;有的还会头痛,皮肤上出现红斑、瘀斑等。
原因:多与雌激素有关
病理学认为,月经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即过敏性)皮肤病。月经来潮时,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皮肤、粘膜因缺乏雌激素的保护,较为敏感,易发生过敏反应而受损。由于一般在月经前发病,也是人体对体内孕酮及其代谢产物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反应,故又称“自身过敏性孕酮皮炎”。
其二,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因某些因素导致上火或内分泌失调,进而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微循环被堵塞,微量元素类和维生素类缺乏,导致感染而致口腔溃疡。
治疗:减轻疼痛为主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最容易复发,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一般首用药物“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减少复发次数,但不能完全控制复发。
如果是由月经周期中女性雌激素的变化引起,治疗上可用抗过敏药和适量补充孕激素或雌激素,可有明显好转。或用消毒药棉蘸4%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口腔,再用1%龙胆紫涂在患处。或用制霉菌素一粒,研成末,与碳酸氢钠混匀后,涂搽在患处。还可用氟康唑1片与4%碳酸氢钠配成溶液,外涂患处,或用西瓜霜喷雾剂喷雾,加口服葡萄糖酸锌。
预防:多补充维生素
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坚持按疗程服药外,平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各方面的综合调理。饮食应清淡,多饮水,不吃辛辣、油腻和发味类食品,多吃新鲜果蔬。少食味精和鸡精等,因为这会促使锌的过量排泄,导致锌缺乏而致病。平时可多吃一些含锌多的食物如牡蛎、海鱼、海蜇等海产品,还有紫菜、麦芽、瘦肉和动物肝脏以及牛奶、核桃、花生、芝麻等硬壳果。
必要时补充微量元素和服用维生素C、钙制剂等。可常年口服多种维生素补充剂。不过,此法短期内很难起效,要三四个月才能起效,但长服坚持可有效地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同时,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警惕:经久不愈会“异变”
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由于经常受到咀嚼、说话的刺激,反复溃疡、反复愈合……细胞在增殖、再生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异变”,这就为口腔癌变带来隐患。
另外,由于口腔溃疡和感冒、腹泻、发烧、头痛等疾病一样,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形式,用药物很难根除。当人体遇到某种条件或环境时,就可能发生某种疾病;只有避开疾病产生的条件或环境,才能避免此病的发生。因此,女性一旦有月经性口腔溃疡,应及早治疗,以绝后患,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的发生。
?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收获健康......
喜欢养生的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