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两年来,李女士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自认为不是什么大毛病,就一直没在意。但最近李女士感觉自己的视力下降了很多,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确诊李女士患上了白塞病。
病例2:今年40岁的赵先生六、七年前开始出现反复的口腔溃疡。期医院口腔科看过,吃了一些药没见明显的好转。以为是上火引起的,他也就没太在意。但慢慢地,赵先生发现自己的生殖器也出现了溃疡,视力也开始下降。直到检查出了“脑梗”,赵先生这才开始四处求医,最后有医生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风湿免疫科张华主任仔细询问病情后,诊断赵先生是患上白塞病。张主任说,赵先生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累及到了眼部及脑部血管。如果能早点确诊治疗,不至于发展成无法挽回的地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得过口腔溃疡,但大多数人的口腔溃疡是短暂的和偶发的,或是自己不小心咬伤口腔黏膜而产生的,这种口腔溃疡只需注意休息以及多吃水果和青菜,多能自愈。但是如果像上述病例中的李女士和赵先生那样,反反复复的出现口腔溃疡,你觉得会是单纯的上了传说中的无名之“火”?还是体内缺乏维生素?NO,NO,NO!你可能是已经得了个假口腔溃疡,尤其如果伴有生殖器溃疡的话,那就要当心白塞病了!
那么问题来了,白塞病是个什么东东?
白塞病,又称贝赫切特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它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罕见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这个病还有一个很有“艺术感”的名字,叫“丝绸之路病”,因它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等“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发病率较高而得名。在我国发病率为14/10万,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好发年龄为16-40岁。以女性居多,男性患者血管、神经系统及眼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
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有关研究表明,免疫、遗传等因素以及病毒、细菌、梅毒螺旋体等感染,微量元素元素缺乏等可能与本病有关。
揭开白塞病的真面目1、口腔溃疡:
98%的白塞病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烂,70%的白塞病患者会以口腔溃烂为首先出现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舌头、嘴唇、牙龈、腮帮等部位,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烂面,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如果溃烂面较深,愈合后会留疤,患者会感到很疼痛,疼痛严重者会影响进食。口腔溃烂一般1~2周可自己愈合,但容易反复发作,每年至少发作3次以上。美小护在此提醒,假如无明显原因出现口腔溃疡,一年超过3次,那就要警惕白塞病的可能。
2、生殖器溃疡
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有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
3、眼炎
约50%左右的患者受累,双眼均可累及。眼部病变可以在起病后数月甚至几年后出现,其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飞蚊症和头痛等。通常表现为慢性、复发性、进行性病程。眼受累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4、皮肤病变
患者出现皮肤病变,表现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样皮疹,或类似于“疖子”的表现,可自行好转,但易反复发作。另外有的患者会出现下肢发绀、肿胀和疼痛,可以触摸到“疙瘩”,还有的患者下肢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红斑,大小不一,按压时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结节红斑”。还有的患者在输液或抽血针眼局部会出现红肿或水疱或脓疱,多数在注射后24~72小时内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针刺反应”阳性。
5、关节病变
不少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或肿胀,可以单个或多个关节,下肢关节多见,可以伴胳膊和腿疼,严重者出现关节积液、滑膜炎。
6、消化道病变
又称肠白塞病,发病率为10%~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深浅不一,可见于食道下端、胃部、回肠远端、回盲部、升结肠,但以回盲部多见。临床可表现为上腹饱胀、嗳气、吞咽困难、中下腹胀满、隐痛、阵发性绞痛、腹泻、黑便、便秘等。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
7、血管病变
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约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动脉系统被累及时,动脉壁的弹力纤维破坏及动脉管壁内膜纤维增生,造成动脉狭窄、扩张或产生动脉瘤,临床出现相应表现,可有头晕、头痛、晕厥、无脉。
8、神经系统病变
患者表现手脚不灵活、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手脚感觉麻木、疼痛或无力,还可出现一侧的手脚瘫痪,严重的可出现抽搐、翻白眼等类似“抽羊角风”的表现,这些有可能是贝赫切特综合征损害到了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脑干,也可见于脊髓、大脑半球、小脑和脑脊膜,可以出现脑萎缩。
9、全身症状:
不少患者伴有乏力、纳差、低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但是,美小护在此提醒大家,由于白塞病开始起病时一般症状比较单一,可仅仅表现为反复的口腔溃疡,极易让人忽略,如若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到风湿免疫专科就诊。得了白塞病,患者也无需惊慌,只要通过系统治疗,按医生的建议复查吃药,就可控制病情,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未完待续!
风雨风湿路
携手共前行
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