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
阅读约需4分钟
文字:国慧/医院
绘图:璇子
和朋友吃了一顿美美的川菜,为了应付deadline连续熬了好几场夜……突然一觉醒来发现嘴巴好痛,不敢说话,更别提吃东西了——坏了,长口腔溃疡了!
提到口腔溃疡,可能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捂住嘴,吞了吞口水,不自觉地皱皱眉。没错,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口腔溃疡的“折磨”,轻则影响说话、进食,重则疼痛难忍,彻夜难眠。
口腔溃疡虽小,但其“杀伤力”却不容小觑,甚至是谈“疡”色变。那么,口腔溃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它呢?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或“烂嘴”,在医学的专业名词叫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这类口腔溃疡的患者多为10~30岁的年轻人,其发病率为20%~25%,即约四分之一的人都有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可能性。
就笔者在医院黏膜科的接诊经历来说,小小溃疡几乎占据了就诊患者主诉的“半壁江山”。
谈到它的表现,相信不用赘述大家也深有体会: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中央凹陷,表面覆盖有黄白色假膜,周围有窄的红晕,最重要的是——疼痛明显!
经历过的人都会发现,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发复发作的特性,实在是恼人,但比较宽慰的一点是,它又同时具有自限性,哪怕是不吃药,一般7~10天也会自行愈合。
那么肯定会有读者疑惑:为什么我会经常起口腔溃疡,而其他人却没我这么频繁呢?是不是我的体内缺乏一些维生素和别的微量元素呢?是不是因为我总是“上火”才会起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到底因何而起呢?
我们不得不很遗憾的告诉你,哪怕是在如此昌明的现代医学,至今也没有搞清楚这个如此常见小毛病的病因。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一些数据和现象可以从多角度说明问题:
1.父母均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子女发病率可高达90%;父母一方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子女的发病率也有60%。但“这只是有遗传倾向”。
2.虽然有些因素可以诱发口腔溃疡,比如刺激性食物,但是大部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不需要外界动因而自然发病。
3.全身疾病,特别是胃肠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因此,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的人,患口腔溃疡的几率也会增大。
4.预防口腔溃疡发作的有效药物为免疫抑制剂或增强剂。
5.没有任何确切的依据证明补充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直接治疗和预防口腔溃疡。
因此可以说,口腔溃疡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免疫学疾病,一些外在的创伤、感染、体内菌群、心理压力、营养缺乏、月经周期、消化道因素甚至微循环障碍都会是口腔溃疡容易产生。但普通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并不是我们惯常以为的“维生素缺乏”,既不是维生素C,也不是维生素B12(或叶酸及其他微量元素)。而且说是“上火”也不太合适。
看到这里可能一些读者可能会大呼失望:既然病因不明确,那岂不是没办法对因下药,我还是要时不时的经受口腔溃疡的折磨?!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想说:口腔溃疡虽难根治,但可控制;虽不好对因下药,但可以对症处理。具体来说,在平时应养成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及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虽然这些不是针对口腔溃疡的“特效药”,但把身体养好,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心情,口腔溃疡自然会绕道而行。
当溃疡“来袭”时,尽量减少对它的刺激,比如喝过烫的水、进食过辣过酸等刺激性食物。
如若疼痛可以耐受,可以不治疗或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后者主要以“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为原则,因而多采用消炎防腐,收敛生肌,消肿镇痛的药物,如达克罗宁、西地碘片、氯己定溶液、曲安奈德等,其剂型从糊剂、软膏、含片、含漱液或贴片不等,但是如果要进行药物干预的话,一定要遵医嘱,针对自己的具体病情听从专业意见。
以上这些都是针对常见的、症状较轻的口腔溃疡而言,对于经久不愈、创口过大,边缘发硬的口腔溃疡,那可要引起警惕了——这种类型可能有癌变的可能!一句话:赶紧就医!赶紧就医!赶紧就医!
说了这么多,相信读者也已经领悟到本篇的核心:对于这个病因不明,自生自灭的“小家伙”,我们能做的就是该吃吃,该睡睡,放松心情letitgo!
说实话,这篇画是我在长溃疡的时候熬夜画出来的
什么叫NozuoNodie
大家不要学我^^
璇子的医笔医画
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