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具备以下特征,或能促进长寿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250419/a2vexef.html

宋大妈和女儿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休息,看着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宋大妈小声点评着:“这个女人颧骨太突,牙尖嘴利,一看性格就不好。哎,那个人眉毛很长,这可是长寿眉的象征。还有那个中年妇女,耳垂很大,多半是有福之人。”

女儿坐在旁边有点无语,这些说法都是从哪儿来的,看脸能知道长不长寿?她觉得母亲说得一点道理都没有。

01一个人长不长寿,从脸上就能看出来?

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就像有的人经常笑,气色非常好,给人的感觉就比较健康。而有的人面色晦暗,说话有气无力,白头发比较多,身上充满病气,就像得了什么大病一样,给人的感觉就不太健康。

而且看病的时候,一个患者走进诊室,在他还没有开口说话前,其实医生就可以通过他的脸大致做出判断,比如说有的患者脸色很黄,眼白也是黄的,可以大致判断他有肝胆上的问题,再比如有的女性,脸色很白、眼下乌青、头发也比较黄,可能是气血不足、脾胃虚弱。

但是,不能说一时的面相能决定一个人的寿命,因为身体处于动态变化中,现在脸色不好、没有精神,可能是最近工作太累了,或者遇到了什么打击,只要接下来好好调理、休息,营养跟得上,慢慢的会恢复过来。

02不过,如果老年人具备以下特征,或能促进长寿

牙齿整齐功能正常,没有严重的口腔疾病

牙齿好不好,关系着老年人能不能好好吃饭,同时还会影响身体的炎症水平。都说牙疼要人命,若是牙齿不好了,整天疼得厉害,老人的睡眠、心脏、血管、情绪都会受到影响。牙齿数量太少,还会影响咀嚼、说话,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可能存在的口腔问题:牙龈红肿、口腔溃疡、龋齿、牙结石、牙龈萎缩等

如果不存在以上口腔疾病,牙齿功能健全,对长寿是有利的。

视力良好,没有明显的视力下降的问题

看书写字没有问题,这样也是值得开心的。其实从中年开始,人们就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视力不太好了,看手机非常吃力,有的还不只是视力下降,如果眼睛病变,可能会出现视线缺失、眼白混浊、眼痛眼胀等,对寿命和生活治疗都有影响。

可能存在的眼睛问题:老花眼、青光眼、黄斑病变、白内障、高血压

视力良好,拥有自理能力,老年人更容易长寿,若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对寿命也会造成影响。

头发乌黑浓密,眉毛端正而黑

从毛发的生长状态上,也能看出健康与否,毛发长得好,说明气血旺、精力旺,抵抗力比较好,每根毛囊都能吸收到营养,再者,器官功能也可正常发挥,若头发过早发白,眉毛横七竖八,夹杂着几根发白的毛发,说明气血运行不足,局部得不到滋养,可能存在某处器官病变。

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气血不足、卵巢早衰、肾阳虚、脾胃虚寒等。

如果器官功能良好,和同龄人相比有更多的黑发,说明肾精充足、阳气旺盛,或能活得更久。

从面部不仅能看出健康与否,还能看出疾病信号。

03若突然有3个异常变化,可能是大病来袭,不可忽视

面部突然歪斜

一边脸有点麻木,还成了“歪脸”,可能是中风前兆,要注意是否还有眩晕、站立不稳、头痛、呛咳、嗜睡等迹象,建议尽快检查。另外,也有可能是暂时性缺血,要及时疏通阻塞的血管,不能让缺血进一步扩大。

嘴角突然流口水

中老年人突然流口水,也要小心是大病症状,尤其是晚上入睡以后,下意识地张嘴流口水,可能是面部神经无法正常工作,有可能是神经病变,也有可能是血管堵塞,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引起重视。

视野中出现盲点

若是发现自己看直线变弯、中央画面有缺失,分不清事物的具体颜色,可能是黄斑退化。黄斑非常脆弱,平时不可过度熬夜使用眼睛,若发现视力异常,要及时检查就医,阻止病情发展。

以上三个变化都没有,说明自己的血管和眼睛比较健康,要继续保持。想长寿,应该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从年轻时就认真规划,不要等到60岁了才想到保养。例如皮肤和骨骼,若等到60岁才呵护那就晚了。

30岁时我们还很年轻,要缓解压力,注意保护眼睛,减少久坐时间,40岁的时候要随和、淡定,不要心烦气躁,理性面对更年期。50岁的时候注意养肝、护肾,适当增加锻炼,注意维持健康体重。60岁以后,步入老年期,要重视牙齿、骨骼、肠道健康,情绪不可大起大落,适当加强营养。

身体健康的人,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来,若你都有,说明身体底子还不错,有长寿的潜质,可是光有这些还不行,还要长期保持下去,从情绪、习惯、心态等多个方面提升自己,这样或能和长寿相伴。

参考资料:

[1]脸部隐藏着寿命长短的信号·钱江晚报.-06-06

[2]是否长寿?“脸”知道!从中医角度教您看面部,辅助判断·老年日报.-08-21

[3]长寿的人从脸上就能看出来!赶快照镜子看看·健康时报.-03-09

[4]能不能长寿,看脸就知道!专家公认的“长寿脸”长这样·生命时报.-06-07

#每天看点健康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hangchina.net/zzbx/1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