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从哪出,病就在哪儿生,这4种出汗不是排毒,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示:
1、头上出汗多:
原因:胃热。胃里有热时,热气会循着胃经熏蒸到头面部,头面部就会出汗多,而其他部位不怎么出汗
表现:头面部大量出汗,头发总是湿漉漉的,容易饿,吃完饭没多久很快又饿了,口臭,还容易长口腔溃疡,有的人甚至还会牙龈会红肿出血
推荐黄连清胃丸:方中黄连、石膏清胃泻火,为君药。黄芩、栀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臣药。连翘清热解毒消肿,知母、黄柏、玄参、地黄滋阴降火,燥湿凉血;牡丹皮、赤芍凉血活血、清热消肿,天花粉养阴润燥、清热解毒,共为佐药。桔梗、甘草解毒利咽,且桔梗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胃泻火、解毒消肿之功。
2、脖子、身上出汗多:
原因:肺气虚。肺主皮毛,管控汗毛孔的开关闭合,肺气虚的人无法控制汗毛孔的开合,就容易出汗多,动不动就出一身汗,尤其是脖子和后背。
表现:汗流浃背,平时不敢吹风,否则就会心悸,气短,还容易感冒。
推荐玉屏风颗粒:方中以黄芪为君药,益气固表;以白术为臣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配以防风走表祛风并御风邪,为佐使药。全方补中有散,散中有补,共同起到益气固表、祛邪止汗的作用。
3、腋下、大腿根出汗多:
原因:肝经湿热。肝经有邪气,其气留于两腋,再加上肝经的循行路线经过大腿根,所以这样的人腋下和大腿根爱出汗,甚至会浸湿衣服,且汗液颜色发黄。
表现:腋下,大腿根流汗,衣服、裤子腋下、大腿根部位甚至有汗渍,嘴里发苦,情绪易燥易怒,眼睛发红发痒,耳鸣,两边肋骨有胀痛。
推荐龙胆泻肝丸:方中龙胆草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泻火除湿,为君药。黄芩、栀子清热泻火除湿,加强君药清热除湿之功,为臣药。车前子、泽泻、木通清热利水,导湿热下行,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当归养血活血,生地黄养阴清热,使祛邪而不伤正,柴胡舒畅肝胆,以上六味皆为佐药。甘草清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清热除湿之功。
4、夜间盗汗:
原因:阴虚。盗汗是指清醒的时候不出现,睡着了就开始出汗,阴虚引起体内虚热产生,虚热蒸腾体内津液,导致津液外泄形成盗汗
表现: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平时身体总一阵阵发热,手脚心发热,心情烦躁,颧骨和脸颊发热发红。
推荐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