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幽门螺旋杆菌,似乎每个人都对它有所了解,都说它是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直接凶手,但现实中的幽门螺旋杆菌(HP)比你想象中的更加“可怕”。
幽门螺旋杆菌通常寄生于胃粘膜组织,感染后引起的HP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它除了可以导致胃部疾病外,还可以定植在口腔和肠道黏膜中,导致口腔及肠道疾病。
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口腔疾病
早在年,人们便发现几乎所有受检者的牙斑和口水中均可发现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的口腔扁平苔藓、复发性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腔异味等疾病均有联系。因此有人怀疑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定植是治疗失败致复发的根源。
结肠肿瘤
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中,结肠腺瘤和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没有感染的人群。
而结肠腺瘤是癌前病变的一种,经过10-15年的时间,腺瘤性息肉便会发展成结肠腺癌。
肝脏疾病
当胃黏膜有幽门螺旋杆菌定植时,其释放的炎症因子通过血液回流进入肝脏,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胆囊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增高。当胆囊黏膜发生局部反应时,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受损,胆汁淤积,形成胆囊结石。
心脑血管疾病
有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导致动脉粥样病变,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心梗的发病率。考虑原因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释放炎症因子入血,这些炎症因子可加速血管氧化,促进动脉斑块形成并可使斑块不稳定性增加,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呼吸系统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仅会增加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还可能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因素之一。还会导致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增高。可见,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必须得到重视。
代谢系统疾病
慢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刺激机体产生大量促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增加机体氧化应激状态,通过多条途径作用于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
血液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超过50%的不明原因难治性缺铁性贫血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HP感染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胃酸分泌降低以及胃液中维生素C浓度降低,影响肠道铁吸收,最终导致缺铁性贫血。
细菌虽小,可它的破坏性却不容小觑,几乎可以引起人体每个系统的病变。因此请不要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看做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云淡风轻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