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推荐性标准《秸秆收储打包体系建设规范》参编单位征集
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组织执行年第四批国家推荐性标准计划的通知》(供销科标字【年03号)文件批复,中国再生资源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安徽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作为起草单位,起草推荐性国家标准《秸秆收储打包体系建设规范》。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和秸秆相关生产企业参与此标准的意见回馈、现场调研及研讨会等,并欢迎各企业机构参与起草单位。
“中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发酵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会议通知“中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发酵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将于第九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期间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分会主办,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11月22日上午10点于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W5馆现场会议中心开幕,欢迎相关部门、科研院校、企业报名参与。
“中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发酵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11月22日上海举办
“农业固废(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会议通知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分会的协办的“农业固废(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年9月22-24日于长春举办。以“创新资源利用、发展低碳产业”为主题,聚焦农业固废(秸秆、木、麻、玉米芯和甘蔗渣等生物质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实践。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协办的“农业固废(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9月22日于长春举办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呈村靠着秸秆捆烧直燃锅炉技术,实现了秸秆燃料化利用。烧秸秆取暖,一户一年元就够了,比过去使用散煤节约多元。不仅如此,从田头打捆运输到供热站用工,很多农机手和农民在这个产业链上实现了增收,农村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南呈村的实践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治市围绕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立足新技术研发,培育出一批新主体,孵化出变废为宝的新产业。今日工作参考栏目为您带来,山西省长治市推进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经验。一个合作社的有机旱作突击屯留区麟绛镇的拓春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及生产设备60多台(套),在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全托管服务中,积极推广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和秸秆粉碎深耕还田技术,年作业面积达1.5万亩。此外,对不适合全程机械化的丘陵山地,合作社提供秸秆还田服务,作业面积达5.5万亩。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西部丘陵山地,合作社负责旋耕秸秆还田,政府每亩补贴20元;东部平川地,合作社实施旋耕、深松服务,政府每亩补贴30元。今年,合作社在机播时试验了秸秆垄侧沟播技术。这样可以把种子播在墒土上,秸秆能起到蓄墒保墒的作用并压制垄上杂草生长,实现有机旱作。”在屯留区,仅秋季旋耕地一项,农机手日平均收入元,全季可增收1万元,个农机手就可增收万元。由此,屯留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了秸秆肥料化利用问题,为全县农机服务合作社开辟了增收新路子。同时,在农机合作社的试验示范引领下,一批循环农业集成技术推广到大田,带动屯留区乃至长治市有机旱作农业走向新天地。据介绍,年、年长治市各县、区落实秸秆综合利用还田地方补贴资金累计达万元。襄垣县、上党区和壶关县等5个县区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万元,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秸秆覆盖蓄水保墒、有机肥替代、深耕深松等方式,全市增施有机肥土地面积达万亩,实现了培肥地力。两个县域的生物质能源探索长治市政府出台了《长治市冬季清洁取暖专项资金奖补实施方案(-)》,明确了煤改气、煤改电、煤改集中供热的补贴政策,全市共落实2亿元生物质清洁取暖补贴资金,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上党区的秸秆捆烧直燃锅炉技术推广到了5个乡镇7个村,可供40余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年消耗秸秆5万余吨。建成的5个分布式集中供热站,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余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潞城区创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气炭联产设备,可以使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产生热能和碳基有机肥。将秸秆、玉米芯、锯末、林下剩余物收储后,烘干、压缩成型就可以作为燃料,经过气炭联产设备的热解反应及二次燃烧就可以在冬季供热、其他季节发电。这一技术在该区的微子镇和成家川村推广后,农村生物质气炭联产集中供暖户数达到户,面积约17万平方米。长治市已经在微子镇规划建设生物质能源小镇,依托创蓝公司技术,形成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达能后,小镇将产生物质燃气1万立方米,发电万度,利用玉米芯1.5万吨,并为当地村民提供个就业岗位和可改良土壤0亩的碳基有机肥。众龙头引领下的秸秆产业化实践在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撬动下,一大批秸秆收储运及综合利用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经营主体通过推广秸秆燃料化加工、肥料化还田、饲料化喂养、基料化栽培、原料化利用等路径,打造出十大技术模式,形成了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业态,带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武乡县涌泉乡坡底村的山西多维牧业有限公司通过粉碎、揉丝、拌入微生物菌种、打包等秸秆饲料化生产工艺,年消化玉米秸秆余吨,为存栏的0余只纯种湖羊提供饲料;平顺县11个食用菌经营主体年利用各类秸秆1.6万吨,种植香菇、平菇、双孢菇等食用菌万余棒;山西七一华富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每年可发电2.1亿度,消耗秸秆及农林废弃物25万余吨。沁源县、上党区等县区利用传统手工技艺,以当地玉米皮、麦秸、高粱秆、柳条等为原料,运用编织、缠扣、钉串等多种技法,编织成工艺画、草帽、草帘、坐垫等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深受城里消费者欢迎。由此,长治市依托技术创新,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产业再造和市场化运营,支撑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递交了长治答卷。来源:农民日报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吴晋斌特别信息
“中国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发酵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11月22日上海举办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协办的“农业固废(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9月22日于长春举办协会简介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探索建立规范可行的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与种养殖合作社、收储运环节、再利用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探索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地膜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本网所选文章旨在传递更多高价值信息。欢迎推荐,感谢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