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竟然不能上幼儿园?
疱疹性咽峡炎又到高发期,
如何保护宝宝不受疱疹性咽峡炎感染?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妈妈
听说嘴巴里有溃疡不能来上幼儿园,是真的吗?
是的,宝宝口腔里的有溃疡,很可能是感染了疱疹性咽颊炎哦!
保健老师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急性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特征。
多发季节:5~6月份或秋冬季节。
传播途径: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强,传播快。
易感人群:1-7岁儿童易感,5岁以下幼儿高发。
病程周期: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是否免疫: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发病过程是怎么样的?
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低烧或退烧,患儿进入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疱疹性咽峡炎预防
接种疫苗
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包括疱疹性咽峡炎),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5岁以上则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
目前该疫苗属第二类疫苗,需要自费,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的身体状况,自愿选择接种。
家庭预防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避免与疑似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人接触。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工作。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增强幼儿免疫力。饮食上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让孩子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让孩子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成人接触了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后,虽然没有患病症状,却容易携带该病毒并传染给孩子。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
休息: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患儿应在家休息,避免外出,更不能来园,待症状消失后一周,医院开具返园证明方可来园。来园时需带好孩子的病历卡及返园证明交给保健老师,保健老师查验后才能入园哦!
饮食: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
消毒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用过的东西(如衣服、毛巾、餐具、玩具等),可用开水烫洗、阳光暴晒或含氯的消毒水进行消毒。
口腔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清洁口腔,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送医症状:若发现孩子有高烧不退、嗜睡、不安、严重呕吐、意识不清或抽搐、严重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医院治疗。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