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
我们的身体就是个大的平衡系统。
我们常说要膳食均衡,睡眠充足,适度锻炼,情绪稳定,来最大限度减少可能的病痛。这段时间总被口腔溃疡折磨,病急乱投医,我试图找到溃疡的原因,最后发现可能和咖啡有关。最近总喝咖啡提神,效果倒也很好。慢慢的,我需要喝两杯甚至更多。但咖啡也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比如咖啡喝多了,代谢速度会加快,而B族维生素又是水溶性的,很容易被排出体外。而缺乏维生素B就很诱发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等病症。
短期来看,咖啡可以提神;但长期来看,喝咖啡带来的副作用却让人恼火。充足的休息,良好的饮食才是保持精力充沛最根本的方法。拆东墙补西墙太短视。
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一所学校,一台汽车和生态圈都是系统。一般来讲,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一.要素: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这些要素也是我们观察一个系统时最先认识到的,比如单位里的同事
二.联系:元素之间连接的方式。传统品牌的市场营销大多是在电视上投广告,因为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刊)才是品牌和消费者主要的连接方式;而互联网时代青年人的注意力更多被社交软件吸引,而这也让一批新品牌用网络内容营销弯道超车。
三.功能:也就是整个系统存在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全部要素和联系都是服务于功能的。一块名表和普通手表的计时功能是相似的,但名表象征的地位、财富等含义,是普通手表不具备的。任何一个组织也都有其纲领和愿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这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用碳交易系统举个例子:
要素:政府、企业和碳交易平台等主体
联系:政府企业:发放碳配额
交易平台企业:核查减排量
功能:保障碳排放交易并最终推动低碳减排
系统里的存量和流量
人有生老病死,国有兴衰沉浮,系统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要理解这种变化,存量和流量是两个关键。如果把水库看成一个系统,存量就是水库已有的水;而流量又包括流入和流出,就像水库里的水。流量变化既可以是间歇性的,也可以是持续性的。
存量是“基本盘”,能稳定和调节系统。互联网公司要榨干用户价值,用大数据“杀熟”,精准推送广告寻求变现;美国大选中两党候选人也都把长期固定支持本政党的票仓作为获胜的基础。某种意义上,高等教育也发挥着蓄水池的作用,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直接调节着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数量,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分流到高校继续读研,就业市场就多了2-3年的缓冲期,不至于短时间压力过大。
高校毕业生数量和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对比,根据人社部和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