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你都经常吃吧!是不是觉得街边巷弄里的小吃,味道更鲜,让人欲罢不能?那你可就要小心了!这些你爱吃的食物中很有可能包含罂粟壳成分!!
全国35家餐饮企业检出罂粟壳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
这些被抓住添加了罂粟壳的企业分布在安徽、广东、重庆、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北京、山东等多个省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簋街著名的餐饮企业“胡大”。(“周黑鸭”在湖北的总部已经声明,他们并没有在安徽开店,涉案的两家店是假冒侵权店铺。)
涉案35家餐饮企业名单(可点击放大查看)
罂粟壳对人体的危害
专家介绍,罂粟壳对人体毒害很大,如果长期食用含有毒品的食物,就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罂粟壳对人体肝脏、心脏有一定的毒害,它能使人体产生快感,处于一种特殊的愉悦状态,并逐渐产生依赖性进而成瘾。
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展览回头客,食客吃了这种食品,开始是吃了还想吃,一吃忘不了,产生依赖性后,便会出现“不吃也得吃”的现象。
如何分辨有罂粟壳的火锅?
从外观上识别。罂粟壳外观为枣核形,如鸽子蛋大小,一头尖,另一头呈6-14瓣冠状物。其壳体上往往有人为切割的多道刀痕。不过更多的时候,“罂粟壳火锅”很难被食客发觉。因为一些不法火锅店老板通常不会把完整的罂粟壳放入汤中熬煮,而是将罂粟壳碾成粉状,直接添加在食物中。
在这种情况之下,食客只有自取火锅汤,送到当地的毒品检测机构或公安局的刑事技术化验室,进行成分分析。通过理化鉴别法、色谱法、极谱法和免疫分析法,食品中的罂粟壳残留就能被检测出来。
初次食用加了罂粟壳的火锅和卤制品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脸微红、口感舒服,吃后不易入睡等感觉。食用者实际体感除了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外,与火锅中实际非法加入的罂粟壳含量也有很大关系。
罂粟壳真能提鲜吗?
专家认为,罂粟壳能提味的说法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大多罂粟壳本身就是没有味道的,何来“提味”一说?有些罂粟壳甚至带有酸涩的苦味,这么看来,要说提味也不会是“鲜美”的味道。专家表示,餐饮经营者在火锅中使用罂粟壳,目的主要是让人上瘾。
炒果粉是火锅配料,实际上是罂粟粉。南都记者陈海燕摄
火锅加入罂粟壳的行为构成犯罪
火锅内加入罂粟壳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首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既侵犯了国家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与健康权益。
为了增加其经营的火锅口感,吸引顾客,指使经营者在火锅底料中添加的罂粟壳属于法律、法规禁止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添加、使用的物质,属于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添加罂粟壳会让人上瘾么?
很不幸,答案是的确可能会造成上瘾,这个跟加入的剂量、个人体质情况有关。罂粟及其提取物:比如阿片、吗啡等都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不能长期摄入。不光是会违法添加罂粟壳的火锅会有这个问题,一些含有阿片的中成药也不能长期服用,比如复方甘草片这种携带去美国会被抓起来的药物。
不过现在的企业已经没有自己扔罂粟壳到火锅里这么豪爽大气了,大部分都是使用含罂粟壳粉的调味料,食客们是无法从外观上发现这一点的,靠舌头也完全不可靠,难道怀疑所有好吃爱吃的东西都是加了罂粟?那样的人生也太无趣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除了期待和督促国家进一步严格执法外,我们能做得的,其实也很简单:少去吃。这次涉及到的餐饮企业的食品主要是火锅、烤鱼、卤菜、炸鸡、鸭脖等等,这些东西很好吃,但是都明显属于“非健康饮食”的品类。
这些东西可以吃,但是要选择卫生环境好的地方,尽量控制频次,如果能很好的控制吃这些食物的次数,你吃完身体也没有明显的不适,就不需要担心罂粟壳问题。如果你控制不了次数,天天要去吃,那你要担心的也不只是罂粟壳这一点点问题了。
小编提醒广大吃货,这些是已经被检测出来的,而那些路边让你吃了还想吃的小吃,别不知情又买来吃啦!
如果你发现你身边有添加罂粟壳的餐饮店,可向小编爆料,小编会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查证,查证属实给予爆料者奖励!
编辑/大嘴
文/图大嘴,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禁毒网、交通广播91.8
美食吃货团“美食吃货团”是晨报美食周刊唯一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