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口腔溃疡不仅仅是口腔疾病,“有诸内,必形诸外”,也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治疗必须抓住内在本质,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从发病因素入手
阴火论是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东垣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垣云:“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耗伤元气。”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夜生活越来越丰富,饮食习惯逐渐西化,诸多因素造成了与李东垣学说中所述相似的饮食、劳倦、七情所伤的发病因素。
因此,要重视引起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因素,以预防为主,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紧扣阴火病机特点
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指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他认为:“阳在上而阴在下,脾主升而胃主降,若元气亏虚,升降失常,则下焦阴分之火不能潜藏阴位而致升腾为患”。
张景岳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为虚火也。”
脾之经脉连舌根,散舌下。若脾胃虚弱,土虚则浮热上炎,熏蒸于口而致口舌生疮。本病以脾气亏虚为本,阴火上炎为标。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紧紧抓住阴火这一病机的特点,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以甘温散火法为主要治疗。
治疗以甘温散火法为主
复发性口腔溃疡常伴有四肢乏力、口淡无味、纳谷不馨、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濡软等脾气亏虚的临床表现,多在劳累、熬夜时复发。因此,应十分注重整体脾气亏虚这一致病之本,以健脾培土益气为主;同时不忘局部之口腔溃疡因湿淫热蒸肌肤所致,配合运用升阳散火之法,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