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允上药业牛黄消炎丸临床应用:
牛黄消炎丸是以牛黄、蟾酥、珍珠母、青黛、大黄、雄黄、天花粉等主要药物组成的中药成方制剂,可杀灭和抑制多种细菌,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科、皮肤科、外科、耳鼻喉科、中腔科和消化科等疾病的治疗。
1.呼吸科: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发热、急慢性咽喉炎、腮腺炎等
2.皮肤科:带状疱疹,痤疮、小儿水痘、寻常疣、湿疹以及皮肤化脓性感染和各种皮肤真菌感染
3.外科:丹毒、疮毒、疖痛、疔疮肿毒,蜂窝组织炎及其他软组织感染
4.耳鼻喉科:急慢性咽喉炎、白喉、急慢性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
5.口腔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髓炎、牙根尖周炎、口角炎等口腔感染之牙龈肿痛、齿衄、口腔异味等
6.消化科:急慢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腹泻等
口服,一次10丸,一日3次,小儿酌减;外用研末调敷患处。
1.牛黄:味甘,性凉,归心、肝经,可清心凉肝、解毒息风;
2.蟾酥:味甘、辛,性温,归胃、心经,有大毒,可解毒消肿、强心止痛;
3.珍珠母:味咸,性寒,归心、肝经,可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
4.青黛:味咸,性寒,归肝经,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5.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可消热泻火、凉血祛瘀;
6.雄黄:味辛,性温,归肝,大肠经,有毒,可解毒杀虫、燥湿祛痰;
7.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可消热生津、消肿排脓。
临床应用
现从牛黄消炎丸治疗急性乳腺炎和乳房囊性增生病的应用方法,综述其临床应用效果。
乳腺炎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
症状:早期会发现乳房界限不清肿块,明显触痛,表面皮肤红热。炎症继续发展,会形成脓肿,腋下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成因:中医学理论认为,乳腺炎多为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致内热滋生、厥阴之气不行,乳络闭塞、郁久酿脓。常伴有恶寒发热、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等临床症状。
治疗理论:“治则以散结通络、行气活血为法。”
疗程
临床采用牛黄消炎丸配合生大饼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乳腺炎患者给予牛黄消炎丸口服,10丸/次,3次/日,取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生大饼外敷于乳房,以毛巾固定,并暴露乳头,以防水分蒸发,每24h更换1次。生大饼在发酵过程中持续地产生热,可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排除郁积的乳汁,助牛黄消炎丸发挥消肿散结、祛邪扶正之功效。
乳房囊性增生病
症状:患都乳房囊性增生肿块为圆形,硬币大小,中等硬度,界限不清,经前期乳房有明显胀痛感。
成因:中医学理论将乳房囊性增生病归纳于“乳癖”之范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多因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血凝聚乳络所致。
疗程
乳房囊性增生病临床辨证分型属于热郁型。牛黄消炎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对乳房囊性增生病有满意的疗效。
给予牛黄消炎丸口服,10丸/次,3次/日。服药4天后乳房肿块缩小,6天后消失。随访6年,未见复发。
小结
牛黄消炎丸以牛黄为君药,取其清心镇惊之功效。辅以蟾酥解毒消肿,珍珠母平肝潜阳,青黛凉血解毒,大黄凉血祛瘀,雄黄燥湿祛痰,天花粉消肿排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临床常用于咽喉肿痛,疮痛肿毒,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症见神昏谵语、小儿惊风、口舌生疮、牙疳咽肿、痈疽肿毒等。
近年来,有研究将牛黄消炎丸尝试用于治疗牙周炎、乳腺炎等疾病,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牛黄消炎丸的更为广泛的治疗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发掘。
招商李经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