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中医科的医生,每年天气由凉转热的时节,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因为口疮(口腔溃疡)来医院就诊的人明显变多了。
这些口腔溃疡或单发,或多发;有的生于舌尖舌边,有的则生于口唇或咽喉;创面或红或白,形态或凹或凸,不仅造成患者局部灼痛难忍,且不少患者还伴有便秘、口臭、颌下淋巴结肿大、牙龈肿痛、疲劳、失眠等症状,有的患者甚至无法进食和说话,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治疗口腔溃疡
选择中医效果好
口疮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独立成病,或伴发于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放化疗过程中,中医中药治疗具备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可见
一、口疮与上火有关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火是引起口疮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的,口疮也是上火的一个常见症状。能够引起口疮的火中医还指心火、胃火、脾火,即机体内心、肝、脾、胃火相对亢盛均可引起口疮,如舌为心之苗窍,诸痛疡疮皆属于心;脾开窍于口,脾脉挟舌本、散舌下;两颊及齿龈属胃与大肠,故口疮之患,与心脾肝胃积火之关系最为密切。此外,还有口疮久病不愈或久治不愈者,耗气伤阴,虚火愈炽,病及在肾,成阴虚火旺之势。
二、口疮反复发作与正虚有关
朱丹溪曾指出:“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用理中汤、人参白术甘草补土之虚,干姜散火之标,甚则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妙”。《寿世保元?口舌》:“口疮者……上焦虚热也,补中益气汤主之。”张景岳所谓:“然有酒色劳倦过度,脉虚而中气不足者……或以理中汤。”可见,倦怠内伤、身体虚弱而过食寒凉,或脾肾阳虚患者往往由于阳虚而致无根之火上浮。而临床上所见复发性口疮患者,口疮发作与过度疲劳、熬夜、月经前后等因素相关,此皆正虚而不制邪火所致。
口腔溃疡持续1周以上,及时就诊!
综上所述,由于口腔溃疡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短期或偶发的溃疡可以通过饮食、生活等方面的调整,利用自身脏腑功能的调节恢复至正常状态。但如果出现口腔溃疡,且持续一周没有向愈趋势、或多发的口腔溃疡已经影响进食和说话,并合并局部淋巴结肿大、或口疮合并发热等,医院就诊,中医医师可以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开具对证的处方进行治疗,切不可一味地应用寒凉药物,以戕伐脾胃生机,使口疮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专家简介
傅慧婷
上海中医院传统中医科,中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工作十余年,擅长在内科杂病如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失眠、复发性口腔溃疡、月经不调、腰腿痛,慢病大病重病的中医调理。目前入选上海市中医药专门人才培养计划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传承项目人才培养计划,已发表论文19篇,作为副主编编写论著1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