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寒热的甘草泻心汤,竟也是治疗口腔

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任何疾病都与五脏六腑有关。五脏六腑功能失常,都可以导致口腔溃疡。而在经方中,常用来治疗口腔溃疡的就是《金匮要略》中的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是调理脾胃寒热的一张名方,重点作用的部位也是脾与胃。

有些人认为口腔溃疡就是炎症,应当用清热解毒药物治疗,单用黄连、黄芩、石膏、升麻等清热解毒药物,但往往效果不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因为脾胃的功能没有调和,热毒虽被清除,但脾胃的功能没有恢复,因此口腔溃疡反反复复,就是难以痊愈。

脾胃为人体的中州,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脾胃消化的饮食,变为身体的精微物质,营养其它脏腑,因此中医又有“脾居中央,以灌四旁”,四旁就是心、肝、肺、肾四脏。脾的气有向上的推动力,而胃的气是向下推动,一上一下完成了气在中部的升降。

脾容易阳气不足,而胃容易化火生热,产生了脾寒胃热的现象,脾阳不足气就升举无力,胃热炽盛气就下降不能,因此脾胃寒热失调就会出现许多疾病。脾胃寒热失调最常用的药方就是半夏泻心汤,而针对溃疡,则需要重用甘草,也就成了甘草泻心汤。

针对口腔溃疡,现代亦有许多研究。刘誉华等人的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由此可见消化道与口腔溃疡的关系密切。

甘草泻心汤最重要的一个症状就是“心下痞”,“心下痞”就是胃脘部胀满。《金匮要略》中记载“(狐蜮病)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其中“蚀”字就是腐蚀的意思,腐蚀了口腔粘膜就是口腔溃疡。

炙甘草有修复粘膜的作用,不论是口腔溃疡、胃溃疡,还是皮肤溃疡,炙甘草都有使用的机会,黄煌教授更是将甘草泻心汤称之为“粘膜修复剂”。甘草泻心汤中炙甘草用量很大,和炙甘草汤中应用甘草的量相同。甘草本身有解毒的作用,用蜜炙后健脾作用更强,健脾可以打通脾脏上升的气,使脾气上升的力量充足。

人参、大枣都是健脾益气的药物,搭配上甘草,促进了脾气的运转。人参不仅健脾益气,而且有生津液的作用,大枣不仅有健脾的作用,同时有养血的功效。甘草泻心汤用于不恰当的发汗、导泻之后,使人体脾胃虚弱,人参、大枣、甘草补充人体气血。恢复脾脏的功能,使气血生化有力。

干姜就是温脾的药物,脾脏就是入脾脏的重要药物。干姜配甘草就是温补脾阳的最佳配伍,甘草干姜两味药就是经方甘草干姜汤。干姜温脾阳,可以止泻、止血、止呕,脾脏阳气不足,脾气就升不起来,这个开关就可以通畅。

黄芩、黄连都是苦寒药物,苦味可以下火,寒性可以清热解毒,两味药物作用的部位都偏上,可以清热燥湿解毒,是治疗湿热的常用药物。两味苦寒药物负责清胃中的火毒,使胃的气下行。再配上半夏,将胃气引向下。

脾胃升降功能恢复,胃火能够被清除,胃气能够下行。脾阳得以恢复,脾气得以上升,恢复了脾胃气机的上下,因此称之为调和脾胃。脾胃的气机通畅,虽然不治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岂有不痊愈的道理。这就是中医治病的特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hangchina.net/zlff/7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